"华晔晔":神的车辆放着金光,
# 华晔晔:这两句诗形容神的车辆放着金光。祭祀者从远处望见,就知道神灵降临了。
"固灵根":神出游的场面真是盛大啊!使祭祀者从远处望见便知道神灵降临了。
# 固灵根:指神所乘的车辆。皇帝的车辆,有金根车,以金为装饰。
"神之斿":祭祀者远远地看见神的旗子,
# 斿:指旗上的飘带。
"过天门":已经越过天门。
"车千乘":神驾的车千乘万乘,
"敦昆仑":都聚集在昆仑山前。
# 敦:与“屯”相通,聚集的意思。
"神之出":神灵出游了,
"排玉房":他的车子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
# 排玉房:列队于华丽的房屋前。
"周流杂":神周游太空,
# 杂:聚集。
"拔兰堂":聚集于用兰花熏香的祭殿。
"神之行":神出行时,
"旌容容":人马众多,
# 容容:飞扬的样子。
"骑沓沓":行动迅速。
# 骑沓沓:骑,骑马的人和其坐骑。沓沓,行进迅速。
"般纵纵":队列盛大而有序。
# 般:相连。
"神之徕":神已经来临了,
"泛翊翊":他浮游飞翔而降,
# 翊翊:飞翔的样子。
"甘露降":他飞来时降下了吉祥的甘露,
"庆云集":出现了象征太平的庆云。
"神之揄":众神相互牵引,
# 揄:相互牵引。
"临坛宇":来到祭祀的宫殿,
"九疑宾":虞舜来做客,
# 九疑:这里指九疑山之神,指舜。
"夔龙舞":舜的臣下夔和龙也来舞蹈娱神。
# 夔:舜的乐官。
"神安坐":神飞翔着赶吉时来到,安坐下来,
"翔吉时":祭祀者感到了神带来的祥和。
"共翊翊":众人恭敬地陪侍在旁,
# 共翊翊:共,与“恭”相通。翊翊,恭敬的样子。
"合所思":契合了大家的祈愿。
"神嘉虞":神对祭享十分满意,
# 虞:娱乐,欢快。
"申贰觞":祭祀者再次为神敬酒,
# 贰觞:再次敬酒。
"福滂洋":神降下丰厚的恩泽,
"迈延长":延伸长久。
"沛施佑":神普施福佑,
# 沛:广泛。
"汾之阿":于汾河曲折处,
# 阿:水流曲折处。
"扬金光":金光闪耀,
"横泰河":横跨黄河之波,
# 横:充满。
"莽若云":神的金光像云一样升起,
"增阳波":激起黄河的波浪。
# 阳波:这里指黄河的波浪。
"遍胪欢":参加祭典的人见了神光,普遍感到高兴,
# 胪:陈列。
"腾天歌":他们快乐的歌声响彻上空。
西汉第七位皇帝
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西汉皇帝。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在位五十四年,内兴礼乐,外拓疆土。思想上,他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颁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兴修水利,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国力达到顶点。此外,刘彻喜好文学,诗多为楚歌体,代表作品有《秋风辞》《悼李夫人赋》。
1. 分段赏析
“华晔晔,固灵根。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开篇“华晔晔,固灵根”,以绚烂华丽的笔触,描绘出祭祀时的华美盛景,奠定庄重神圣的基调。“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运用想象与夸张,描写神灵出行,路过天门,车驾千乘,气势磅礴地奔赴昆仑。“千乘”突出车驾数量之多,展现神灵出行的威严隆重。在语言上,简洁的三言句式,节奏明快有力;表达技巧上,通过夸张营造宏大场面,表达对神灵的敬畏。“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写神灵出离玉房,周游四方,离开兰堂。“排”“拔”二字,赋予动作力度,体现神灵出行的果断与威严。“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描绘神灵出行时,旌旗飞扬、车骑众多的壮观场面。“容容”“沓沓”“纵纵”等叠词,增强节奏感,渲染出热闹、宏大的氛围,凸显神灵出行的威严与神圣。“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写神灵降临,祥瑞出现,甘露降下,庆云聚集。“泛翊翊”写出神灵降临的轻盈与灵动,“甘露降,庆云集”则以祥瑞之景,暗示神灵降临带来福祉。“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描绘神灵来到祭祀坛宇,九疑山诸神来朝,夔龙起舞相迎。想象丰富,展现出祭祀仪式的庄严隆重,体现人们对神灵降临的崇敬与喜悦。“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合所思。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合所思”,写神灵安稳就座,在吉祥时刻,众人恭敬陪伴,契合人们的祈愿。“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表示神灵愉悦,人们再次敬酒,神灵赐予的福泽广大无边,绵延不绝。此部分表现出祭祀中人与神的互动,传达出人们祈求神灵赐福、渴望福祉长久的心愿。“沛施佑,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阳波。遍胪欢,腾天歌”:“沛施佑,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阳波”,描绘神灵在汾水之畔广施福佑,金光闪耀,光芒横跨大河,如云海般壮阔,河水也增添光彩。展现出福泽的宏大与灿烂。“遍胪欢,腾天歌”,写人们普遍欢呼庆祝,歌声响彻天际,将祭祀时人们的喜悦、对神灵的感恩推向高潮,体现出人们对神灵赐福的感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篇:汉·赵壹《疾邪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