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徕":天马到来,
# 徕:与“来”相通。
"从西极":从西方极远之处来到,
"涉流沙":经过了沙漠之地,
"九夷服":众多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都降服了。
"天马徕":天马到来,
"出泉水":它出自有泉水的地方,
# 出泉水:汉人以为千里马是龙种,所以几次获得骏马,都说是出自水中。
"虎脊两":双脊如虎纹,
# 虎脊两:指马有双脊梁,皮毛颜色如同老虎。
"化若鬼":变化神奇如同鬼魅。
# 化若鬼:指天马能任意变化,如同鬼神。
"天马徕":天马到来,
"历无草":经历过寸草不生之地,
# 无草:这里指没有草、不生长草的地方。
"径千里":径直跨越千里,
"循东道":沿着东方的道路前行。
# 循:顺着,沿着。
"天马徕":天马到来,
"执徐时":在辰年之时,
# 执徐:指日期。太岁在辰曰执徐。这里是说天马在辰年来到。
"将摇举":它将要奋翅高飞,
# 将摇举:将奋翅高飞。
"谁与期":又有谁能预料它的归期呢?
"天马徕":天马到来,
"开远门":为远行打开了大门,
"竦予身":让我精神振奋,
# 竦:同“耸”,高高地飞跃。
"逝昆仑":渴望随它前往昆仑仙境。
"天马徕":天马到来,
"龙之媒":它是神龙的媒介,
# 龙之媒:这里是说天马是神龙的同类,现在天马已经到来,龙就一定会来了。后人因此把骏马称为“龙媒”。
"游阊阖":能够遨游于天门,
# 阊阖:天门。
"观玉台":观赏那玉砌的楼台。
# 玉台:上帝居住的地方。
西汉第七位皇帝
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西汉皇帝。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在位五十四年,内兴礼乐,外拓疆土。思想上,他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颁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兴修水利,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国力达到顶点。此外,刘彻喜好文学,诗多为楚歌体,代表作品有《秋风辞》《悼李夫人赋》。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以西域汗血马“天马”为核心意象,描绘了天马自西而来的非凡身姿与壮丽征程,既展现了西汉帝国四夷宾服的强盛声威,也表达出对自由、力量与超越的向往,充满神话色彩与浪漫主义气息。
2. 分段赏析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四句点明天马来自遥远的西方尽头,跨越流沙而来,暗示着西汉声威远播,引得周边众多部族臣服,为天马的出现赋予了政治意义与宏大背景。“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四句描述天马源自有泉水之处,拥有如虎般隆起的脊背,其变化神异如同鬼魅,通过对天马外形与特质的刻画,展现出天马的非凡与神秘。“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四句写天马一路行来,穿越没有青草的地方,径直跨越千里,沿着东方道路而来,突出天马行程的艰难与长途跋涉的坚韧,彰显其神骏。“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四句指出天马在辰年到来,它将要振翅高飞,却无人能预料其踪迹,以天马的动态和不可捉摸,增添了天马的奇幻色彩与神秘之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四句表明天马的到来,仿佛为远行打开了大门,令人振奋,渴望随它前往昆仑,借天马寄托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超越的豪情。“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四句将天马视为神龙的媒介,认为它能遨游天门,观赏玉台,进一步渲染天马的神圣与超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天马连接人间与仙境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