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和四时":日月星辰运行对应四季更迭,
"骖驾驷马从梁来":四马驾着车从梁国奔驰而至。
"郡国士马羽林材":各郡国的兵马皆如羽林般精锐,
"总领天下诚难治":统御四方天下实在艰难不易。
"和抚四夷不易哉":安抚四方蛮夷谈何容易啊,
"刀笔之吏臣执之":全靠文案小吏们操持文书政务。
"撞钟伐鼓声中诗":钟鼓齐鸣奏响合于韵律的诗篇,
"宗室广大日益滋":皇族宗亲繁衍日盛,
"宗正":人数渐密。
"周卫交戟禁不时":宫禁卫兵交叉执戟,
"卫尉":时刻戒备。
"总领从官柏梁台":在柏梁台上统领侍从官员行列。
"平理请谳决嫌疑":公平审理案件,
"廷尉":裁决疑难是非。
"修饰与马待驾来":整治车马仪仗,
"太仆":恭候圣驾出巡。
"郡国吏功差次之":按功绩将各郡国官吏依次排序。
"乘舆御物主治之":帝王车驾与御用之物由臣掌管。
"陈粟万石扬以箕":万石陈粮需用簸箕扬去糠秕。
"徼道宫下随讨治":宫苑道路要随时巡查整治平坦。
"三辅盗贼天下危":京畿三辅盗贼横行,
"左冯翊":危及国本。
"盗阻南山为民灾":匪盗盘踞南山,
"右扶风":成为百姓祸患。
"外家公主不可治":外戚与公主骄纵难驯,
"京兆尹":法纪难束。
"椒房率更领其材":皇后宫中的属官统管后宫庶务。
"蛮夷朝贺常会期":四方部族按固定时节能来朝贺。
"柱枅欂栌相枝持":宫殿的柱梁斗拱相互支撑屹立。
"枇杷橘栗桃李梅":园圃中种满枇杷、橘、栗、桃、李、梅。
"走狗逐兔张罘罳":放出猎犬追逐野兔,
"上林令":张设网罗捕禽。
"啮妃女唇甘如饴":啃咬妃嫔的红唇,
"郭舍人":甜如糖浆啊。
"迫窘诘屈几穷哉":被追问得窘迫词穷,
"东方朔":几乎无路可走!
西汉第七位皇帝
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西汉皇帝。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在位五十四年,内兴礼乐,外拓疆土。思想上,他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颁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兴修水利,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国力达到顶点。此外,刘彻喜好文学,诗多为楚歌体,代表作品有《秋风辞》《悼李夫人赋》。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柏梁体诗,以帝王与群臣联句为独特形式。借各官职视角,全方位呈现汉代宫廷政治治理、事务分工、外交往来,以及皇家苑囿休闲等场景,既展现国家治理的协作与挑战,也勾勒宫廷生活多样面貌。末尾争议性艳情戏谑内容,增添文本复杂性,触发对宫廷生活隐晦侧面的深入思索,还原汉代宫廷政治生态与多元生活的真实切片。
2. 分段赏析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首句以日月星辰与四时更迭起兴,展现出宏大的宇宙时空,象征着自然秩序与皇权的关联,体现汉武帝作为帝王对天地万象的一种宏观认知。紧接着“骖驾驷马从梁来”,描绘梁王驾车前来的情景,点明诸侯朝见的场景,暗示着诸侯对中央皇权的尊崇与归附,为全诗奠定了宫廷与政治的基调。“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从军事角度,“郡国士马羽林材”表明郡国的兵马如同羽林军般精锐,彰显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这是大司马职责范畴的体现。而“总领天下诚难治”,由丞相道出治理天下的艰难,凸显了中央集权统治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抚四夷不易哉”则体现大将军在处理民族关系时的感慨,强调安抚四方少数民族并非易事。“刀笔之吏臣执之”,御史大夫强调文案小吏在处理政务文书方面的作用,展现出汉代官僚体系中不同官职在国家治理中的分工与协作,也反映出政务治理的复杂性。“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撞钟伐鼓声中诗”,描绘出太常掌管的宫廷礼乐活动,钟鼓齐鸣,诗乐相和,体现了宫廷礼仪的庄重与典雅,也反映出礼乐在汉代宫廷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宗室广大日益滋”,宗正谈及皇族宗室人口不断增多,凸显出宗室事务管理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周卫交戟禁不时”,卫尉强调宫廷警卫的森严,随时戒备,保障宫廷安全。“总领从官柏梁台”,光禄勋在柏梁台上统领侍从官员,展现宫廷内部的管理秩序。这几句围绕宫廷事务展开,涉及礼乐、宗室、警卫、侍从管理等方面,描绘出宫廷生活的有序与规范。“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平理请谳决嫌疑”,廷尉负责司法审判,公平处理疑难案件,体现汉代司法体系的运行。“修饰舆马待驾来”,太仆精心整治车马,随时恭候皇帝出行,展现出对皇家出行礼仪的重视与后勤保障工作。“郡国吏功差次之”,大鸿胪对郡国官吏进行功绩考核并排序,反映出汉代的官员考核制度。“乘舆御物主治之”,少府掌管皇帝的车驾和御用器物,凸显皇家生活的管理细节。此部分围绕官员职责展开,体现国家行政事务在不同部门的分工落实。“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陈粟万石扬以箕”,大司农掌管国家粮食储备,对旧粮进行清理,确保粮食供应,反映出汉代对经济基础的重视。“徼道宫下随讨治”,执金吾负责维护京城及宫廷周边治安,随时巡查整治道路,保障京城的安全秩序。“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左冯翊和右扶风分别指出京畿地区盗贼横行的危害,凸显地方治安管理的重要性与严峻性。这几句从经济与治安角度,展现汉代地方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官员职责。“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欂欂栌相枝持。”“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感叹外戚与公主难以管束,揭示汉代宫廷中皇亲国戚势力的特殊性与管理困境。“椒房率更领其材”,詹事负责管理皇后宫中事务,体现宫廷内部事务的管理分工。“蛮夷朝贺常会期”,典属国负责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外交事务,强调蛮夷按时朝贺体现的朝贡体系。“柱欂欂栌相枝持”,大匠以宫殿建筑构件相互支撑作比,既体现建筑工艺,也暗示国家治理如同建筑般需各部门协作,展现出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枇杷橘栗桃李梅”,太官令列举皇家苑囿中种植的各种水果,展现皇家生活的丰富物产。“走狗逐兔张罘罳”,上林令描绘苑囿中狩猎娱乐场景,体现皇家的休闲娱乐活动,从侧面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丰富。“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这两句出自郭舍人与东方朔之口,风格与前文迥异,充满艳情与戏谑色彩。“啮妃女唇甘如饴”描绘出一种荒诞场景,“迫窘诘屈几穷哉”则刻画了被追问时的窘迫状态。对于这两句存在诸多争议,或认为是后人窜入,或认为是对宫廷生活某种隐晦的讽刺,其突兀性与前文庄重的宫廷政务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 《柏梁》为七言歌行创体,要以拙胜。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