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
zèng
xiù
caí
shī

朝代:汉作者:嵇康浏览量:2
shuāng
luán
jǐng
yào
tài
shān
kàng
shǒu
shù
zhāo
yáng
zhèn
cháng
míng
yún
zhōng
shí
xià
lán
chí
wèi
jué
chén
āi
zhōng
shǐ
yǒng
kuī
shì
duō
jiān
rén
lái
wéi
yún
wǎng
gāo
luó
zhèng
cēn
fèn
xùn
shì
biàn
便
liù
suǒ
shī
yǐn
姿
jiù
cháng
yīng
wéi
shí
suǒ
shàn
xióng
piān
shì
āi
yín
shāng
shēng
pái
huái
liàn
chóu
kāng
kǎi
gāo
shān
bēi
niǎo
jìn
liáng
gōng
cáng
móu
shēn
wēi
xiōng
suī
zài
shì
duō
xiǎn
ān
fǎn
chū
bào
bǎo
liù
xiāo
yáo
yóu
tài
qīng
xié
shǒu
cháng
xiāng
suí

译文

双鸾藏匿了阳光下的身影,在泰山的悬崖上收敛起羽翼。抬起头饮朝露,沐浴着阳光振动着整洁的羽毛。有时在云中嬉戏长鸣,有时降落兰池休息。它们自以为已经超尘绝俗,终始相伴,永不分离。何曾料到,世道艰难,虞人早已在算计。如云的罗网布满四面八方,上下参差,四面成围。奋力飞往罗网外却被阻隔,一身羽毛无所施为。雌鸾束翅就擒,终于被时世束缚。雄鸾独自逃离,哀伤生离,鸣声凄凄。徘徊难去,眷恋不已,高山上回荡着慷慨悲啼。飞鸟网尽,良弓收起,谋划已极,身必遭危。虽说吉凶悔吝多在自己,可是世道何其险恶。如何能遂我初服,不离不弃,持守身心,宝藏智慧。逍遥自在,遨游天地,与知音伴侣携手相随。

逐句剖析

"双鸾匿景曜":双鸾藏匿了阳光下的身影,

# 景曜:阳光下的影子。,鸾:传说中的神灵之鸟。

"戢翼太山崖":在泰山的悬崖上收敛起羽翼。

"抗首漱朝露":抬起头饮朝露,

# 漱:或作“嗽”。解作漱口,或解作吸吮。

"晞阳振羽仪":沐浴着阳光振动着整洁的羽毛。

# 羽仪:表示羽毛整洁美丽。,晞阳:刚刚升起的太阳,或解晞为晒、沐浴。

"长鸣戏云中":有时在云中嬉戏长鸣,

"时下息兰池":有时降落兰池休息。

"自谓绝尘埃":它们自以为已经超尘绝俗,

"终始永不亏":终始相伴,永不分离。

"何意世多艰":何曾料到,世道艰难,

"虞人来我维":虞人早已在算计。

# 维:或作“疑”。,虞人:古官名。掌管山泽。

"云网塞四区":如云的罗网布满四面八方,

"高罗正参差":上下参差,四面成围。

"奋迅势不便":奋力飞往罗网外却被阻隔,

"六翮无所施":一身羽毛无所施为。

# 翮:羽毛。

"隐姿就长缨":雌鸾束翅就擒,

"卒为时所羁":终于被时世束缚。

"单雄翩独逝":雄鸾独自逃离,

"哀吟伤生离":哀伤生离,鸣声凄凄。

"徘徊恋俦侣":徘徊难去,眷恋不已,

"慷慨高山陂":高山上回荡着慷慨悲啼。

"鸟尽良弓藏":飞鸟网尽,良弓收起,

"谋极身必危":谋划已极,身必遭危。

"吉凶虽在己":虽说吉凶悔吝多在自己,

"世路多崄巇":可是世道何其险恶。

# 崄巇:同“险巇”,意为险阻。

"安得反初服":如何能遂我初服,

# 初服:未出仕人世时的装束。

"抱玉宝六奇":不离不弃,持守身心,宝藏智慧。

# 六奇:指才学智慧。,抱玉:喻自珍自爱。

"逍遥游太清":逍遥自在,遨游天地,

"携手长相随":与知音伴侣携手相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五言赠秀才诗》是魏晋时期文学家嵇康创作的一首五言赠别诗。全诗以“双鸾”为喻,通过描绘鸾鸟高洁超逸的生存理想与残酷现实的激烈冲突,展现了志趣相投的知交在乱世中被迫分离的悲剧命运。前半段极写双鸾栖居泰山、饮朝露、戏云霞的自在生活,象征友人高洁的品格与隐逸理想;后半段笔锋陡转,以“虞人布网”“高罗参差”暗喻司马氏集团的权力倾轧,刻画出才士在政治压迫下“六翮难施”“隐姿就缨”的屈从困境。末句“逍遥游太清”的呼告,既是对自由理想的追慕,也是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全诗采用比兴手法,意象雄奇跌宕,情感沉郁悲慨,既显“矫健低徊”的笔力,又通过鸾鸟命运的跌宕起伏,道出了魏晋名士欲超脱世俗而不得的痛苦心境,在赠别题材中寄寓了深邃的时世批判与生命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223?~262?),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州)人。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有“竹林七贤”之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所撰《声无哀乐论》意在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代表作品有《明胆论》《与山巨源绝交书》《赠兄秀才从军》《幽愤诗》等。著有《嵇中散集》。今人有《嵇康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段:“双鸾匿景曜”至“终始永不亏”此段以“双鸾”起兴,暗喻诗人与其兄嵇喜的亲密关系和高洁志向。双鸾隐匿于泰山之巅,饮朝露、沐阳光,象征兄弟二人超脱尘俗、向往自然的生活理想。“长鸣戏云中”展现逍遥之态,“自谓绝尘埃”则凸显其自守高洁、不染俗世的决心。诗人通过鸾鸟的意象,将兄弟情谊与理想人格融为一体,语言清丽,意境高远。第二段:“何意世多艰”至“卒为时所羁”此段笔锋陡转,揭露现实的险恶。“虞人”(猎人)象征世俗权力的压迫,“云网”“高罗”喻指政治罗网密布,暗喻司马氏集团对士人的禁锢。双鸾奋力挣扎却“六翮无所施”,隐喻嵇康兄弟在乱世中无法施展才华的困境。“隐姿就长缨”以鸾鸟被迫受缚,影射嵇喜被迫从军的无奈,也暗含对士人屈从现实的批判。此段情感由超然转为沉痛,对比强烈。第三段:“单雄翩独逝”至“世路多崄巇”此段聚焦“单雄”离群后的哀伤,借孤鸾哀鸣抒发生离死别之痛。“徘徊恋俦侣”呼应前文双鸾相伴的和谐,反衬现实分离的残酷。“鸟尽良弓藏”化用典故,警示功成身退之理,暗喻政治斗争中谋士的悲剧命运。“世路多崄巇”直指仕途险恶,既是对嵇喜的劝诫,亦是对时代的控诉,情感悲慨而充满哲思。第四段:“安得反初服”至“携手长相随”末段以归隐之愿作结,呼应开篇的超然理想。“反初服”象征摒弃世俗束缚,回归本真;“抱玉宝六奇”暗含怀才不遇的愤懑。“逍遥游太清”化用庄子意象,表达对自由境界的终极向往,“携手长相随”则寄托与兄长共隐的深情。全段语言洒脱,情感由悲转达,展现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孔融《诗》

下一篇:汉·佚名《东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