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步蹙沙声促促":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
# 促促:象声词,在沙地上行走的声音。,蹙:踩踏的意思。,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
"四尺角弓青石镞":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
# 青石镞:用青石磨成的箭头。,角弓:用兽角做成的弓箭。
"黑幡三点铜鼓鸣":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
# 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铜铸成的鼓,供聚集或征战时用。,点:指点。挥动示意。,幡:一种窄长的旗帜。
"高作猿啼摇箭箙":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
# 箙:盛箭的器具。,高作猿啼:高声呼叫像猿啼一样。
"彩巾缠踍幅半斜":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
# 幅半斜:绑腿打成斜折行状。,踍:字书无此字,疑“跤”或“骹”字,实即小腿。,彩巾:彩带缠绕在小脚上,打绑腿。
"溪头簇队映葛花":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
# 溪头:犹溪边。 唐李端《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山潭晚雾吟白鼍":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鼍的吼声令人胆丧,
# 白鼍:鳄鱼的一种,俗称鼍龙,又称猪龙婆。
"竹蛇飞蠹射金沙":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
# 射金沙:含沙射人影。据传,一种名叫“蜮”的短狐,能含沙射人。,飞蠹:毒虫名。王琦认为是“飞蛊”之误。,竹蛇:竹根蛇,剧毒。
"闲驱竹马缓归家":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
# 竹马:在这里指当地一种小型的、能穿越竹林的马。叶葱奇以为“竹马”为指小儿,大约是据“青梅竹马”一语;王琦认为是当地一种马名。
"官军自杀容州槎":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 槎:土著居民之通称。,容州:唐代州名,今广西一带。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战争叙事诗。诗中描绘了黄家洞民众为守护家园、奋起反抗官军之英勇事迹。整首诗风格奇崛幽峭,辞藻秾丽而情感凄清,诗人于纷繁的传闻中独具慧眼,撷取最具代表性的战斗片段与战后余韵,以细腻之笔触加以雕琢,使得全诗洋溢着浓郁的异域生活气息,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古老而神秘的边地,感受着黄家洞民众的悲欢离合与英勇抗争。
2.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通过听觉(“声促促”“铜鼓鸣”)与视觉(“雀步”“黑幡”“青石镞”)的叠加,生动还原战场细节,强化黄家洞蛮作战的动态画面感。象征:“竹马悠悠”象征和平生活,“官军屠城”隐喻暴政。通过“竹马”与“屠城”的对比,象征蛮民对自由的坚守与官军的残暴,深化主题,批判战争的非人道。夸张:“洒泪今成血”将“泪”夸张为“血”,触觉(泪)与视觉(血)交融,极言悲痛之深,情感张力陡增。
3. 分段赏析
诗篇开篇的前八句,生动勾勒出黄家洞蛮族奋勇抗击官军的宏大战事轮廓。“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一句,细腻描绘出他们的行进姿态与精良武装。那独特的雀儿般跳跃步伐,踏在沙地上发出“促促”的声响,四尺长的兽角装饰之弓,搭配青石打造的箭头,尽显蛮族勇士的英勇与坚韧。“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则刻画出黄家洞蛮族部队的独特风貌。狭长的黑旗轻轻点动,铜鼓声震天响,蛮民迅速集结。他们如猿猴般怪叫,双手不断摇晃着箭袋,展现出一种野性而激昂的战斗激情。“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一句,则描绘出这支部队别具一格的“军服”。这“军服”与民服无异,却也别致非凡:彩巾斜缠的“裹腿”,在溪头傲然挺立的队伍映衬下,与红紫色的葛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艳丽斑驳的画卷。“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一句,则将黄家洞蛮族伏击官军的战事描绘得惊心动魄。这场伏击如白鼍晚吟、竹叶青蛇、飞蠹突然袭击般迅猛异常,既恐怖又让人猝不及防。王琦曾解此句为“状洞中景物”,实则偏离了诗意。叶葱奇注为写翻船与射箭,又稍显拘泥。其实,这两句正是对黄家洞蛮族作战勇猛无敌、神速无匹的生动写照。诗篇的后两句“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则转向战后情景的描绘。这里形成鲜明对照:黄家洞蛮族在战后,悠然骑着“竹马”归家;而官军却屠杀容州百姓,以人头数交差。这一对比,更凸显出黄家洞蛮族的英勇与正义。
4. 作品点评
《黄家洞》展现出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独特风格。诗篇巧妙运用了篇末点题之法。这种手法,犹如相声中的抖包袱,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直至最后揭示出令人惊异的真相,这比句句描绘官军滥杀无辜以求功绩的手法更为巧妙、神奇,且更为精炼。此法颇似军事上的声东击西之策,往往能出奇制胜。
# 安南黄洞蛮黄少卿作乱。元和十一年,容管以兵却之。……乃将士畏险莫上,致杀良报功,容州槎且不免。贺故为谑告黄洞蛮之语曰:尔试闲驱竹马缓缓归家,官军之来自为杀容州搓,而不为尔也。情词特妙。
明姚文燮《昌谷集注》
# 此篇前五句写蛮人悍勇之状,雀步蹙沙,状其行也;角弓石镞,黑幡铜鼓,言其孤矢及军中号令;猿啼状其声;骹胫骨斜缠彩巾,言其服饰。葛花当是野葛,《博物志》称“曹瞒习啖野葛”,即此葛,非消酒之葛花也。葛,毒草;白鼍、竹蛇,皆毒物;总言蛮地风物之恶,官军不能深入久屯。末言军中杀戮无罪以冒功。读一过,万里之外,如在目前。(黄白山评:“徐文长云:‘雀步’句状箭镞坠沙之声。”)谁谓不能感发人意乎?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上一篇:唐·李贺《走马引》
下一篇:唐·李贺《昆仑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