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卿怀茂陵":司马相如安居茂陵,
# 茂陵: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后来汉武帝刘彻墓葬在此。,怀:怀居,留恋安逸。,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字。他曾经事汉景帝刘启,为武骑常侍。因病罢免。后因《子虚赋》为汉武帝赏识,用为孝文园令,后因病居茂陵。
"绿草垂石井":绿草蓬蓬垂入石井。
"弹琴看文君":一边弹琴一边看卓文君,
# 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
"春风吹鬓影":只见春风拂动她的鬓影。
"梁王与武帝":可叹梁孝王和汉武帝,
# 梁王:梁孝王刘武,为汉景帝同母弟弟。
"弃之如断梗":把他看得像断梗一样弃置不用。
# 断梗:折断的苇梗。
"惟留一简书":死后只留下一卷文书,
# 一简书:一卷书。
"金泥泰山顶":武帝却照着行封禅礼登上泰山顶。
# 金泥:水银和金子搅拌用于涂封封口。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时用的封禅书。
"日夕著书罢":傍晚著书完毕,
# 著书:一作“看书”。
"惊霜落素丝":发现头上白发忽然像霜似的落下一丝,感到很震惊。
"镜中聊自笑":端详着镜中早衰的容颜,不禁暗自发笑,
"讵是南山期":像我这样终日愁苦,年纪轻轻就生了白发,那会有南山之寿呢。
# 讵:岂,怎。南山期:指寿高如南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头上无幅巾":头上不裹幅巾,
# 幅巾:裹头的绸巾。
"苦檗已染衣":身上穿着用苦蘗染的黄衣,与乡野之人无异。
# 苦檗:也就是“黄蘖”、“黄柏”,落叶乔木,果实色黄,味苦,可作染料用。
"不见清溪鱼":没有看见清溪里的鱼儿,
"饮水得自宜":只是饮些清水,依然是那样怡然自乐吗。
# 自宜:一作“相宜”。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诗,也是一组咏怀诗。通过描绘司马相如的生活及自身赋闲状况,展现当权者不重人才的现实,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叹老嗟贫的忧伤绝望情绪。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前四句“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诗人以西汉司马相如的经历为切入点,描绘其被汉武帝遗弃后,与卓文君在茂陵家居的生活场景。“长卿怀茂陵”,点明司马相如对茂陵家园的眷恋,“怀”字饱含深情。“绿草垂石井”,勾勒出家园环境的清幽宁静,碧绿的蔓草垂挂在井边石栏,画面优美自然。“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生动展现相如与文君的恩爱闲逸。相如对着知音文君弹琴,春风轻拂,吹乱文君美丽的鬓发,这一系列描写充满生活情趣。然而,在这悠闲表象之下,实则蕴含着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慨。诗人表面写相如,实则借其处境暗喻自己,如鲍照诗中所写,看似闲适,实则内心痛苦,这种对比更凸显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悲叹。后四句“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此四句揭示司马相如不被当权者重视的命运。“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直白指出梁王与武帝对待相如如同抛弃断草败梗般随意,深刻体现出当权者对人才的漠视。“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进一步说明相如死后,武帝却利用他的遗著《封禅书》来为自己粉饰太平,在泰山顶上举行隆重封禅仪式。“惟”字极具表现力,含蓄地传达出无限的凄凉辛酸,强调相如一生贡献似乎仅被定格在这一篇《封禅书》上,何其不公。诗人借相如的遭遇,巧妙融入自身感慨,将自己与相如的境遇相类比,抒发对自身才华被埋没、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第二首“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此句描绘诗人在昌谷家居的生活情景。“日夕著书罢”,表明诗人日夜苦吟创作,夜晚方才停下手中笔。紧接着“惊霜落素丝”,一个“惊”字生动传达出诗人突然发现自己有白发如秋霜飘落时的震惊与无奈。李贺作为苦吟诗人,创作呕心沥血,加之生活贫寒、志向难伸,年纪轻轻便未老先衰,白发早生,此句精准地捕捉到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伤,以及对自身才华难以施展的悲痛。“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诗人在惊见白发后,拿起镜子端详自己,“聊自笑”,这笑容中满是对自己的无奈与自嘲,看似淡然,实则难掩内心的悲苦。“讵是南山期”,结合诗人曾担任卑微的奉礼郎职位,可知这笑里藏着无声的啜泣,是对自身处境的绝望与悲哀。诗人以这种看似轻松的笔触,深刻揭示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这两句从外在形象描写诗人的乡居生活。“头上无幅巾”,说明诗人已不再有儒雅的头巾可戴;“苦蘖已染衣”,指身上穿着用苦蘖染成的黄衣,尽显贫寒。这不仅是对生活艰难的描述,更暗示诗人的身心都沉浸在痛苦之中,生活的困苦与内心的悲苦相互交织,达到触目皆悲的境地。“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此句是诗人的自我宽慰之语。表面上看,诗人以清溪鱼饮水自适为喻,表达一种看似旷达的心境。然而,实则是在反衬自己的不幸处境,前文所积累的悲苦情怀在此处达到高潮,诗人试图以这种委婉的方式缓解紧张气氛,却更深刻地体现出其内心的无奈与悲哀,看似超脱,实则饱含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3. 作品点评
《咏怀二首》是李贺诗歌中的作品。从写作特色看,善用典故,借司马相如的遭遇影射自身,以古喻今,含蓄深沉地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语言风格奇崛瑰丽,“惊霜落素丝”用词新颖,意象独特,极具感染力。在文学地位上,继承并发展了自西晋阮籍以来的咏怀诗传统。虽以赋为主直写苦状,但手法多变,塑造出受压制、被鄙弃的知识分子形象,为后世了解中唐文人境遇及心态提供了生动样本。
# 黎简:此长古以长卿自况。“草垂石井”寂寞矣。三句于寂寞中写出长卿极得意处,真千古佳话也。“春风鬓影”在远山芙蓉外,看出无形佳丽,细静至此,非我长吉先生,谁能道得?
唐李贺《李长吉集》
# “弹琴”二语,下笔如渏弱风疏。
不详《历代诗法》
# 风流绝世(“弹琴”二句下)。
清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
# 写相如无聊本事,却暗用信陵晚节饮酒近妇人神理。(“弹琴”二句下)。此句才说相如身后。后四语感慨生不逢时,惟有死待求书而已(末句下)。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 杜牧序李贺诗云:“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然长吉之“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辞之所至,理亦赴之,但不能篇篇理到耳。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
上一篇:唐·殷尧藩《韩信庙》
下一篇:唐·李商隐《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