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有雄文":这个人有气势非凡的文章,
"风标秀不群":风度品格优秀出众,不同于众人。
"低飞从墨绶":暂时低就去做县令这样的小官,
"逸志在青云":但高远的志向却在青云之上。
"柳色临流动":岸边的柳色临近流水轻轻摇曳,
"春光到县分":春天的风光来到了他所管辖的县境。
"贤人多静理":贤能的人大多能安静地处理政务,
"未爽醉醺醺":也不会耽误饮酒作乐的闲适。
五代至北宋初文字学家、文学家
徐铉(917~992),五代至北宋初文字学家、文学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与弟徐锴齐名,号称“大小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时称“韩徐”。南唐亡后入宋,太宗时,官右散骑常侍,升迁左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南唐李璟时,因得罪权贵,贬泰州司户掾。徐铉精于文字学,善写李斯小篆。其诗淡雅闲远,真率自然,不用险韵,不用奇字,平易浅切,风格接近白居易。其文承晚唐骈俪之风,所存文多为骈文,甚至连墓志铭也用四六之体。主要作品有《骑省集》(又名《徐公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诗人送别刘司直赴任县令的情景,描绘了友人的才华、志向及春日景色,体现了对友人的赞赏,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美好祝福。
2. 写作手法
景物描写:“柳色临流动,春光到县分”,描写岸边柳色随流水摇曳、春光蔓延至友人任职县邑的景象,既点明送别时节与场景,又以明媚春光寄托对友人的美好期许,让情感借景物自然流露,营造出生动的画面感。化用:“柳色临流动”,化用折柳送别的传统意象,原是古人以折柳表达不舍与祝福,诗人在此化用这一意象,借摇曳的柳色增添送别时的温情,既符合送别情境,又让情感表达更含蓄深厚。虚实相生:“春光到县分”,“春光”是眼前实景,“到县分”是想象中春光随友人赴任的虚景,实景与虚景结合,既写眼前春光,又暗含对友人任职地的美好想象,拓展了意境,让祝福更显真切。
3. 分段赏析
首联“之子有雄文,风标秀不群”,“之子”是对刘司直的尊称,首句赞他有气势非凡的文章,次句写他风度品格优秀出众,不同于常人。“雄文”直接点出其文才,“风标秀不群”描绘出独特气质,开篇便充满对友人的欣赏,为全诗奠定赞美的基调,语言简洁却饱含真情。颔联“低飞从墨绶,逸志在青云”,“低飞”比喻刘司直暂任县令一职,“墨绶”代指县令官职,写出他当前的任职状态;“逸志在青云”则借用典故,说他志向高远如青云。两句对仗工整,既写眼前之事,又表其远大抱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暂居下位却心怀壮志的理解与肯定。颈联“柳色临流动,春光到县分”,这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春日美景,岸边的柳色随着流水轻轻摇曳,明媚的春光仿佛会一直伴随友人到他任职的县邑。“柳色”“春光”既点明时节,又以生机盎然的景象,暗含对友人赴任后能让当地如春光般美好的期许,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尾联“贤人多静理,未爽醉醺醺”,“贤人”指刘司直,说贤能之人多以清静之道治理地方,“未爽”表示肯定,意为不会出错。“醉醺醺”或许指送别时的畅饮,暗含诗人对友人定能胜任官职的信任,相信他会践行“静理”之道,收束全诗,满含温暖的祝福。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工整的对仗、恰当的用典和优美的景物描写,赞颂了刘司直的才华与志向,表达了送别时的真挚情感与美好祝福。符合五言律诗格律,体现了作者的为官理念,风格自然质朴,情感真挚动人。
上一篇:唐·刘得仁《秋夜》
下一篇:唐·王维《送贺遂员外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