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ài
shān
rén

朝代:唐作者:高适浏览量:1
dōng
shān
míng
jīn
yán
wèi
féng
zhī
yīn
shí
zhě
yuè
jiàn
shēng
shì
dào
chù
huò
rán
qiān
xīn
kàn
shū
xué
jiàn
cháng
xīn
jìn
fāng
míng
zhǔ
dòu
jiǔ
xiāng
liú
zuì
xǐng
bēi
shù
nián
lèi
zhàng
zāo
zhī
mǎi
chén
zhǔ
jiē
jīn
cèng
dèng
suǒ
kàn
ěr
bēng
téng
ruò
wéi

译文

东山的隐士,你学识渊博,通晓古今,却自称至今尚未遇到真正的知音。那些有识之士,他们阅尽你的一生事迹,发现你胸怀坦荡,志向远大,心怀千里。你长期以来,既苦读诗书又勤练剑法,历经辛劳,直到最近才萌生了谒见明君的念头。我们曾以斗酒相留,醉而复醒,悲歌慷慨,数年间泪水如同雨下。大丈夫的遭遇难以预料,就像朱买臣和主父偃那样,也曾历经坎坷。我如今仕途不顺,无所成就,但看你奔波劳碌,未来又将如何作为呢。

逐句剖析

"东山布衣明古今":东山的隐士,你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 明古今:通古今变化之理,所以能高卧东山。逢知音: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作“遇知音”,未注明为其底本(明活字本)所作。,东山:指隐居于东山的谢安。《晋书·谢安传》:“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敦煌选本作“山东”。

"自言独未逢知音":却自称至今尚未遇到真正的知音。

"识者阅见一生事":那些有识之士,他们阅尽你的一生事迹,

# 识者阅见:敦煌选本作“识来闷见”,误。

"到处豁然千里心":发现你胸怀坦荡,志向远大,心怀千里。

"看书学剑长辛苦":你长期以来,既苦读诗书又勤练剑法,

# 看书:敦煌选本作“著书”。看书学剑,《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近日方思谒明主":历经辛劳,直到最近才萌生了谒见明君的念头。

"斗酒相留醉复醒":我们曾以斗酒相留,醉而复醒,

"悲歌数年泪如雨":悲歌慷慨,数年间泪水如同雨下。

# 数年:敦煌选本作“数声”。

"丈夫遭遇不可知":大丈夫的遭遇难以预料,

"买臣主父皆如斯":就像朱买臣和主父偃那样,也曾历经坎坷。

# 买臣:朱买臣,西汉人。《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主父:主父偃,西汉人。《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偃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

"我今蹭蹬无所似":我如今仕途不顺,无所成就,

# 蹭蹬:困顿,失意。

"看尔崩腾何若为":但看你奔波劳碌,未来又将如何作为呢。

# 何:敦煌选本作“更”。,崩腾:奔走,奔波。敦煌选本作“骞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蔡山人》是盛唐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围绕对蔡山人的送别展开,以其怀才不遇的境遇为内容核心。开篇写蔡山人博学却难遇知音;接着叙述其读书学剑的辛苦及渴望谒见明主的心情;中间部分展现两人饮酒悲歌,抒发时光流逝、壮志难酬之悲;结尾以古人自比并对蔡山人提出期许。全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其才华未展的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春夏之际,当时高适与李白同在梁宋地区。两人都有出仕的志向,但仕途均不顺利。此诗可能是高适在送别蔡山人时,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勉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蔡山人的学识、志向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无奈和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四句:诗人以“东山布衣”喻指蔡山人,赞其学识渊博,通晓古今,但自称尚未遇到知音。识者能够看透蔡山人的一生事迹,其胸怀坦荡,志在千里。中四句:描述了蔡山人长期以来的辛苦努力,既读书又学剑,近日才有谒见明主的念头。诗人与蔡山人斗酒相留,醉而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下,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蔡山人命运的感慨。末四句:诗人以朱买臣、主父偃两位晚来得志的古人勉励蔡山人,表示自己虽仕途蹭蹬,但蔡山人则奔波有望。这里的“崩腾”意为奔走、奔波,暗示蔡山人未来的仕途可能会有所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喜韩樽相过》

下一篇:唐·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