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āng
jìn
jiǔ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liú
zhōng
nóng
xiǎo
cáo
jiǔ
zhēn
zhū
hóng
pēng
lóng
páo
fèng
zhī
luó
píng
xiù
wéi
xiāng
fēng
chuī
lóng
tuó
hào
chǐ
齿
yāo
kuàng
shì
qīng
chūn
jiāng
táo
huā
luàn
luò
hóng
quàn
jūn
zhōng
míng
dǐng
zuì
jiǔ
dào
liú
líng
fén
shàng

译文

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烹煮龙肝炮制凤髓,油脂在热锅中翻滚如白玉脂泪,绫罗锦绣做的帷幕,四周弥漫着香气。笛声悠扬如龙吟,敲起皮鼓响咚咚,歌女皓齿轻启歌声婉转,舞姬纤腰摇曳舞姿曼妙。更何况春日将尽暮色渐沉,满树桃花纷纷飘落似血色红雨纷扬。劝你终日痛饮直到酩酊大醉,只因美酒再烈也到不了刘伶坟前的黄土。

逐句剖析

"琉璃钟":明净的琉璃杯中,

# 琉璃钟:形容酒杯之名贵。钟:盛酒的器皿。

"琥珀浓":斟满琥珀色的美酒,

# 琥珀:色黄净,喻指美酒。

"小槽酒滴真珠红":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

# 真珠红:名贵的红酒。真珠,珍珠,喻酒色的柔润莹洁。,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指酿酒。槽:酒槽。榨酒时用来承酒的容器。

"烹龙炮凤玉脂泣":烹煮龙肝炮制凤髓,油脂在热锅中翻滚如白玉脂泪,

# 玉脂泣:比喻油脂在烹煮时发出的声音。

"罗屏绣幕围香风":绫罗锦绣做的帷幕,四周弥漫着香气。

# 香风:一作“春风”。,围:一作“生”。,绣幕:一作“翠幕”。,罗屏:一作“罗帏”。

"吹龙笛":笛声悠扬如龙吟,

# 龙笛:管首为龙形的长笛。

"击鼍鼓":敲起皮鼓响咚咚,

# 鼍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

"皓齿歌":歌女皓齿轻启歌声婉转,

"细腰舞":舞姬纤腰摇曳舞姿曼妙。

"况是青春日将暮":更何况春日将尽暮色渐沉,

"桃花乱落如红雨":满树桃花纷纷飘落似血色红雨纷扬。

"劝君终日酩酊醉":劝你终日痛饮直到酩酊大醉,

# 醉:一作归。,酩酊:大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只因美酒再烈也到不了刘伶坟前的黄土。

# 刘伶:晋代沛国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著有《酒德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将进酒》是中唐李贺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属劝酒歌。前五句描绘了一幅瑰丽醉人的宴饮场景,诗人运用色彩斑斓的画面与生动传神的铺陈,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官震撼。中间四句连用三字短句,如珠玉落盘般清脆悦耳,将宴会上歌舞升腾的热烈气氛表现得酣畅淋漓。最后四句先抒发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劝勉友人应当及时行乐,继而笔锋陡转,出人意料地引入死亡意象与坟墓的荒凉景象,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着重凸显生命的欢愉与死亡的悲凉。整首诗挥洒自如,辞藻华美灵动,既抒发了诗人处于病态社会中压抑苦闷、孤寂愤懑的心境,又给予读者深刻的思想启迪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将进酒》的创作背景,学界有两种主要观点:吴企明主张此诗中的“红酒”指江南特产,据此推断该诗为李贺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南游期间所作;刘衍则认为这是李贺抒发个人情怀之作,将其创作时间定为元和九年(814),即诗人告别长安友人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劝酒歌。诗中将一个宴饮歌舞的场面写的缤纷绚烂,有声有色,酣畅淋漓,但狂呼痛饮,及时行乐固然痛快,人生又有几何,酒闲人寂之后,留下的只有深沉的孤独和空虚,在生得行乐和死后悲凉得强烈的对比中,抒发了诗人处于病态社会中压抑苦闷、孤寂愤懑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夸张:诗中“烹龙炮凤玉脂泣”一句极尽夸张之能事,以“龙”“凤”入馔,喻宴席之珍异,更以“玉脂泣”拟油脂煎灼之声,使奢华宴饮如在目前。后文“桃花乱落如红雨”亦以夸张笔法,将暮春落花幻作倾盆红雨,强化春光易逝的惊心之感。反衬:乐景反衬哀情,前六句极写琉璃钟、琥珀酒、龙笛鼍鼓之欢宴,却陡然转入“桃花乱落”的衰飒之景,愈显盛筵难再。末句“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更以生前纵酒反衬死后寂寥,醉乡欢愉与坟茔冷寂对照,愈见生命虚无之悲。

3. 分段赏析

《将进酒》以瑰丽华美的笔触铺展宴饮场景,兼具声色之美与形神之妙,展现对生命短暂的深切体悟。开篇五句精心勾勒出一幅醉人酒宴图,诗人运用“琉璃钟”“琥珀浓”“真珠红”等一系列意象,配合“烹龙炮凤”“罗帏绣幕”等奢华物象,通过密集堆砌的华丽辞藻,营造出极度华贵丰盛的宴饮场面。物象之精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叹为观止。诗人摒弃常规动词衔接,使杯盏、美酒、槽床等意象如镜头切换般依次呈现。虽无明确叙述语句,却让读者如临其境,真切感受到酒宴的热烈氛围。这种留白艺术既增强了画面感,又激发读者想象。诗中“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四句,以珠落玉盘般的三字短句,将歌舞的节奏韵律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二字间浓缩了音乐与舞蹈的精妙绝伦,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仿佛置身狂欢盛宴。正当读者沉浸于这视听盛宴时,诗笔陡然转折,揭示这场奢华狂欢背后的深层意蕴。末四句“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以春光将尽、桃花飘零的双重意象,暗喻青春易逝、生命短暂。绚烂至极的桃林花雨,每片花瓣都承载着生命的消逝,美得惊心动魄却又令人唏嘘。人们徒劳地挽留春色,最终收获的只有空枝与残红。在这凄艳情境中,急促的歌舞与冷酷的时间形成强烈对比,即便饮下玉液琼浆,也难掩苦涩滋味。“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诗人极写人间乐事,美酒佳肴、欢歌曼舞交织,却以“坟上土”的惨淡意象戛然而止,使欢快氛围骤然染上苦涩。时光难驻,诗人无奈感喟,与其清醒承受痛苦,不如借酒消愁,终日沉醉。然而纵使秉烛夜游、狂饮作乐,酒醒之后仍难逃孤独空虚。生前欢愉越盛,死后苍凉越显,这种强烈反差给予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李贺通过人间乐事与死亡悲凉的对比,揭示了生活的虚无本质。他直面“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生命困境,甚至有意放大这种矛盾与苦闷,彰显其对生命与生活的敏锐感知与执着思考。

4. 作品点评

全诗凭依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借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巧妙构建出意与境浑然交融的美学特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人置身于病态社会下内心的烦闷难耐、压抑不堪、凄凉孤寂与愤激悲怆。如此精妙的艺术创作,给读者带来了深刻透彻的精神启示以及无与伦比的审美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复斋漫录》云:长吉有“桃花乱落如红雨”之句,以此名世。余观刘禹锡云:“花枝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追红雨。”刘、李出于一时,绝非相剽窃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 东坡诗“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也。“我不敢效我之自逸”,亦可作两句:若长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八言,一句浑全。

明杨慎《升庵诗话》

# 周珽曰:余谓“花落如雨”奇,“乱如红雨”更奇,同意虽同,而简练李觉胜焉。至“酒不到刘伶坟上土”;见人世时物易于衰谢;有生得乐且乐,无徒博身后孤寂地下也。周敬曰:语藻见达人生究竟,意实可悲。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佳句,不须雕刻(“桃花乱落”句下)。达人之言(末二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太似鲍照,无可取。结,差可人意。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 悲咽,令人肠断(末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此长吉诗之最接近人、最可法者。风调从太白来。

清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

#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古诗也,上也。“珠帘幕卷西山雨”,律之古也,次也。“桃花乱落如红雨”“梨花一枝春带雨”,词之诗也,下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 黎简:奇话(末句下)。

唐李贺《李长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忆东山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梁园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