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u
chūn
·
·
chūn
jǐng

朝代:宋作者:宋祁浏览量:3
dōng
chéng
jiàn
jué
fēng
guāng
hǎo
zhòu
wén
yíng
zhào
绿
yáng
yān
wài
xiǎo
hán
qīng
hóng
xìng
zhī
tóu
chūn
nào
shēng
cháng
hèn
huān
shǎo
kěn
ài
qiān
jīn
qīng
xiào
wèi
jūn
chí
jiǔ
quàn
xié
yáng
qiě
xiàng
huā
jiān
liú
wǎn
zhào

译文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远处绿柳如烟,呈现出一片嫩绿之色,虽然是清层时分,但寒意已经十分轻微,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谁惜千金却轻视美人迷人一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逐句剖析

"东城渐觉风光好":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

# 东城:泛指城市之东。

"縠皱波纹迎客棹":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

# 棹:船桨,此指船。,縠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

"绿杨烟外晓寒轻":远处绿柳如烟,呈现出一片嫩绿之色,虽然是清层时分,但寒意已经十分轻微,

# 晓寒轻:早晨稍稍有点寒气。,烟:指笼罩在杨柳梢的薄雾。

"红杏枝头春意闹":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 闹:浓盛。,春意:春天的气象。

"浮生长恨欢娱少":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

#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肯爱千金轻一笑":谁惜千金却轻视美人迷人一笑。

# 一笑:特指美人之笑。,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

"为君持酒劝斜阳":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

# 持酒:端起酒杯。《新唐书·庶人祐传》:“王毋忧,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且向花间留晚照":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楼春·春景》乃宋代词人宋祁之词作。此词盛赞明媚春光,寄寓及时行乐之趣。上阕绘春日绚烂景致,“东城”句,总揽春光渐盛之象;“縠皱”句,专摹春水轻柔之态。“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衬,层次疏密有致;“晓寒轻”与“春意闹”彼此渲染,尽显春日蓬勃生机。下阕直抒惜春寻乐情怀,“浮生”二字,点明珍惜年华之意;“为君”二句,看似怅怨,实则眷恋春光,情致浓丽至极。全词布局精巧,收放自如,用语华丽而不失端庄,言情直率而无忸怩之态,寥寥数笔,描景生动,将对时光的眷恋、对美好人生的珍视,抒发得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二年,他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称“二宋”“大小宋”。历仕州军,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卒谥景文。宋祁博学能文,受西昆体前辈作家影响较深,诗文温雅典丽。善辞赋,现存多为律赋。为文长于议论,尤善议政论兵。其亦能词,《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代表作品有《良玉不琢赋》《上三冗三费疏》。著有《宋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宋祁与欧阳修合撰的《新唐书》历经十余载编纂终告完成。宋祁因修史之功迁任左丞,进拜工部尚书。此词约作于他担任尚书期间,具体创作年份已难详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借东城蓬勃春光的描绘,表达对时光易逝的伤怀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2. 写作手法

拟人:上片“縠皱波纹迎客棹”,赋予春水波纹“迎客”的人的动作与热情,化静为动,让春水似在主动招呼画船;“红杏枝头春意闹”,以“闹”字赋予杏花人的喧闹活力,使其如精灵般宣告春的繁盛,借拟人将春景写得鲜活亲切,传递对春的喜爱。用典:“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化用“一笑倾人城”典故。原典讲述美人一笑可让城池倾覆,体现美人笑的珍贵与魅惑。此词中,词人借典故,将“一笑”从单纯美人之笑,拓展为游春时欢娱瞬间,以“肯爱千金轻一笑”,表明愿舍千金换这难得欢娱,把对浮生苦多乐少的感慨,与对春日游赏、佳人相伴欢乐的珍视相融合,借典故深化对短暂美好需及时把握的情思。烘托:上片绘东城春景,以“縠皱波纹迎客棹”拟人化写春水灵动,“绿杨烟外晓寒轻”描晨景清新,“红杏枝头春意闹”借“闹”字赋杏花活力,层层铺陈,从水波、杨柳到杏花,以细腻春景烘托出对春光的赞美与眷恋 ,让春日生机与词人情感交融。衬托:下片“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以人生欢娱难得、应抛钱财博欢笑的感慨,从现实无奈与对乐事的渴求角度,衬托春光珍贵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借劝斜阳留照,用主观浪漫举动,以对光阴的不舍衬托春光美好易逝 ,强化惜春之情。渲染:上片开篇“东城渐觉风光好”轻启春日画卷,“縠皱波纹”“绿杨烟外”“红杏闹枝”,从水、柳、花多角度,以细腻笔触渲染出明艳、鲜活、充满生机的早春氛围 ,让读者沉浸式感受春日魅力,为下片抒情蓄势。直抒胸臆:下片“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直接抒发人生虚幻、欢乐难逢,愿舍钱财换欢笑的感慨,将对现实的无奈、对欢娱的向往直白道出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借劝斜阳的浪漫行为,直陈对春光流逝的不舍,把眷恋之情推向极致 ,情感表达坦率而浓烈。

3. 分段赏析

此词开篇,上片从游湖写起,起笔“东城渐觉风光好”,词人以一种舒缓而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口吻,缓缓拉开了描绘春光的序幕。然而,一个“好”字,却如暗流涌动,瞬间泄露出其内心深处对春天难以抑制的赞美之情。紧接着,“縠皱波纹迎客棹”一句,词人运用拟人化的精妙手法,将盈盈春水的波纹描绘得灵动鲜活。那一道道漾动的波纹,宛如一双双热情的手,在向游人的画船亲切招手,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春日的邀约,让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至这一汪春水中,生动展现出春天的亲切与灵动。随后,“绿杨烟外晓寒轻”一句,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将清晨时分的景色徐徐展开。远处,杨柳如烟似雾,嫩绿之色初绽枝头,在晓色的笼罩下,那一丝淡淡的寒意,非但未减春之韵致,反而更添几分清新与娇柔。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客棹”来临的特定时光与独特景致,更将“晓寒”与“春意”巧妙交织,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春天悄然而至的温柔脚步。而最为精妙绝伦的,当属“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神来之笔。词人再度运用拟人手法,着一“闹”字,瞬间让整个画面鲜活起来。这“闹”字,绝非简单的形容,它不仅将红杏盛开时的繁多与纷繁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仿佛赋予了杏花以生命的活力与热情。在词人的笔下,杏花不再是静态的花朵,而是一群欢快喧闹的精灵,在枝头肆意绽放,尽情宣告着春天的热烈与繁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句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堪称词中画龙点睛之笔,亦是词人心中那朵因春情萌动而绽放的情感之花。此三句层层递进,从水波到杨柳,再到杏花,如工笔细描,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生机盎然的早春图卷。下片词意陡然一转,情感基调与上片的明艳健朗形成鲜明反差。“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词人在此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发出了对人生的深沉感慨。他感叹人生短暂虚幻,如同梦幻泡影,在这有限的人生旅程中,痛苦忧患时常相伴,欢乐愉悦却如流星划过,转瞬即逝。正因如此,词人认为不应吝啬钱财,而错过这能带来片刻欢笑的美好瞬间。这两句词,深刻反映出词人在面对时光匆匆、人生苦短时的复杂心绪,既有对现实中功名利禄束缚的无奈,又有对纯粹欢乐的强烈渴望,从侧面衬托出春天所蕴含的珍贵与可爱。至结拍“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词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他手持酒杯,诚挚地劝请斜阳,恳请它在花丛间多作停留,莫要匆匆西下。这一请求看似无理,却饱含深情。在词人眼中,春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他深知夕阳西下,意味着这美好的春日时光又将流逝一分。因此,他不惜以“劝斜阳”这一浪漫而近乎天真的举动,来表达自己对春光的极度留恋与不舍。这两句词,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眷恋之情推向了高潮,从其主观情感层面,进一步烘托出春光的美好与易逝,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章法精妙,起承转合间尽显从容。言情之处,缠绵悱恻却不失庄重,无轻薄之态;措词华美雅致,却无浮艳之弊。词人将对人生的执着眷恋、对时光的珍视、对春光的流连之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具永恒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

清沈谦《填词杂说》

# 月来”句词极尖新,而实为理之所有。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宋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氏,竟以此作尚书美号,岂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余谓“闹”字极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者,子京一人之流毒也。

清李渔《窥词管见》

#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 “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吾友……极叹之,以为卓绝千古。然实本花间“暖觉杏梢红”,特有青蓝、冰水之妙耳。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 词中句与字有似触着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宋景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触着之字也。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

# 红杏尚书,艳夺千古。为乐当及时,有心人语。

清陈廷焯《别调集》卷一

#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 此首随意落墨,风流闲雅。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绿杨红杏,相映成趣。而“闹”字尤能摄出花繁之神,其擅名千古也。下片,一气贯注,亦是劝人轻财寻乐之意。

近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下一篇:宋·周密《观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