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xié
fēng
zuò
xiǎo
há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xié
fēng
zuò
xiǎo
hán
dàn
yān
shū
liǔ
mèi
qíng
tān
huái
qīng
luò
jiàn
màn
màn
xuě
huā
zhǎn
liǎo
róng
hāo
sǔn
shì
chūn
pán
rén
jiān
yǒu
wèi
shì
qīng
huān

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逐句剖析

"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天气微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

# 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媚:美好。此处是使动用法。

"入淮清洛渐漫漫":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

# 漫漫:水势浩大。,洛:洛河,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

"雪沫乳花浮午盏":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

# 雪沫乳花浮午盏:谓午间喝茶。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宋人以讲茶泡制成白色为贵,所谓“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记司马光语)。午盏:指午茶。

"蓼茸蒿笋试春盘":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

# 试春盘: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蔬菜和水果、饼饵等装盘,称“春盘”。因时近立春,故称“试”。,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蓼茸,一作“蓼芽”,蓼菜的嫩芽。

"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乃北宋文豪苏轼之佳作。词之上阙描绘了游山途中所见景致,下阙则记述了作者与同行友人共享清茶野餐的雅趣。全词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予读者以美的愉悦及无限遐想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尽管这并非晋升,却预示着政治环境的微妙改善。据《宋史·苏轼传》记载,宋神宗在亲笔批示中表达了“人才难得,不忍舍弃”的惜才之意。于是,苏轼于四月离开了黄州,踏上了前往汝州的旅程,终于摆脱了最为艰难的黄州岁月,心情变得相对轻松,沿途多有游历。他游历了庐山,探访了在江西筠州的弟弟苏辙,并在金陵与已退休的王安石进行了多日的诗歌唱和,甚至有了在江边购置田地、共同归隐的约定。到了这一年的年末,苏轼抵达泗州(现今的安徽泗县),随即向朝廷上书,请求辞去汝州的职务,返回宜兴休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苏轼与泗州的刘倩叔一同游览南山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词以记录此次游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纪游词,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词人品尝清茶的情景,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新、悠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思,表达了词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清欢淡雅的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白描:“淡烟疏柳媚晴滩”一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初晴时分的沙滩美景,淡烟与疏柳相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喻:“雪沫乳花浮午”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形象鲜明。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寓情于景: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如“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清晨的细雨、微风、淡烟、疏柳以及清澈的洛水等景物生动地展现出来,营造了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阕细腻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画卷。首句捕捉了清晨的微妙时刻,风雨交织,带来丝丝寒意,而苏轼以“作晓寒”三字轻轻带过,展现了他对这份清冷的淡然态度。紧接着,画面转至午后,雨收云散,阳光温柔地洒在河滩的疏柳之上,一个“媚”字灵动地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欢愉,他从这些细微的自然变化中感受到了春意的萌动,这份敏感与洞察正是他超凡脱俗、胸怀宽广的体现。“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下阕则转向描绘词人游览时的简单餐点与愉悦心境。开篇两句,词人选取了两样典型的物品——泛着乳白色泡沫的香茶与翠绿欲滴的春蔬,这两者的搭配,不仅色彩鲜明,更营造出一种节日般的温馨与诱人氛围。“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亲眼见到那茶水的清澈与春蔬的鲜嫩,感受到词人品茶尝鲜时的那份惬意与满足。最后,“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以哲理收尾,自然流畅,赋予了作品以深刻的人生智慧与审美情趣,展现了词人高雅的生活态度与豁达的人生观。

4. 作品点评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整首词洋溢着春天的温暖与活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切热爱,以及他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雨细,风斜,寒小,烟淡,柳疏,欢清,正体现婉约词文小、质轻、境隐的特点,可知被作为豪放代表的东坡词原有多样的面目。不过此词较之于其他婉约词还是有区别的,它写野外的景色,野外的午餐,野外的心情,在婉约的基调中更掺进了几分晴朗、明媚的色彩。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时节虽属寒冬,作者心里已充盈着灿烂的春天。

现代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苏轼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下一篇: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