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cǎi
xiù
yīn
qín
pěng
zhōng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2
cǎi
xiù
yīn
qín
pěng
zhōng
dāng
nián
pàn
què
zuì
yán
hóng
yáng
liǔ
lóu
xīn
yuè
jìn
táo
huā
shàn
fēng
cóng
bié
hòu
xiāng
féng
huí
hún
mèng
jūn
tóng
jīn
xiāo
shèng
yín
gāng
zhào
yóu
kǒng
xiāng
féng
shì
mèng
zhōng

译文

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逐句剖析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

# 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当年拚却醉颜红":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 拚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

"舞低杨柳楼心月":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

# 舞低杨柳楼心月:“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歌尽桃花扇底风":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从别后":自从那次离别后,

"忆相逢":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

# 忆:怀念。

"几回魂梦与君同":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 同:聚在一起。梦里。

"今宵剩把银釭照":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

# 银釭:银质的灯台,代指灯。,把:持,握。,剩:通“尽”,只管。

"犹恐相逢是梦中":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 犹恐:唯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词。此词叙写词人与佳人久别重逢,借相逢之喜抒离别之憾。开篇以浓彩追忆初逢炽情,奠定情感基调;过片转写别后相思,将记忆化作重逢期许,凸显情深难续。篇末以“疑真疑梦”的恍惚,反衬相聚之浓烈。上阕绮丽铺陈欢会盛景,实则虚写;下阕白描重逢之喜,虚中见实。全篇五十六字虚实相生,意象清雅,声韵流转,尽显词艺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为晏几道与一位熟识女子久别重逢之作。据其自撰《小山词序》所载,此女或为其友沈廉叔、陈君龙府中歌姬莲、鸿、𬞟、云四人之一。晏几道常赴二友之宴,与诸姬把酒听歌,与该女子尤为相知相惜,别后常怀思念。此次偶遇恍如宿缘再续,惊喜交集之下,遂挥笔成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宴饮的词,通过描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借相逢之喜抒离别之憾。开头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处久别重逢,恍若置身幻梦,竟难辨真幻,更显此际情意醇厚。全篇以情驭笔,婉转曲折,将人生聚散之叹、相思之苦与重逢之喜交织呈现,读来令人动容。

2. 写作手法

白描:词中“彩袖殷勤捧玉钟”以简洁笔触勾勒歌女捧酒姿态,“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直白倾诉相思,不加修饰却情真意切。夸张:“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运用夸张,分别极言歌女舞姿曼妙、歌声悠扬,渲染宴饮热烈氛围与两人浓情。虚实结合:上阕实写当年酒宴欢乐场景,下阕虚写离别后的回忆、梦境,结尾实写重逢却似虚幻,虚实相生,细腻展现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追忆往昔酒宴盛景,彩袖歌女执玉钟殷勤劝饮,词人醉眼迷离间与伊人一见倾心,觥筹交错中尽显浓情蜜意。"彩袖殷勤捧玉钟"之句,将初逢时的悸动凝于杯盏之间,"拚却醉颜红"的痴狂,更显为博红颜一笑的豪情。后二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以时空折叠之笔,将月沉西楼、歌罢风息的细节熔铸成永恒记忆:歌女长袖翩跹直至月影西斜,清歌袅袅直至桃花扇底风声渐歇,极写当年宴饮之奢靡。此间"杨柳""月"为实景,"桃花""风"乃虚写,虚实相生间,春夜楼台的绮丽画卷裹挟着笙歌管弦扑面而来,对仗工整处暗藏朦胧诗意,恍若隔世之梦。下片转写重逢之喜前先绘相思之苦,词人以素笔直抒胸臆:"从别后,忆相逢"六字道尽日夜萦怀的思念,"几回魂梦与君同"更将相思具象为魂牵梦绕的幻境。与上片华彩辞章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词人如今笔下褪尽铅华的白描——"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后,往昔歌楼盛景化作案头清茶,唯有魂梦间仍与伊人共舞。尾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以烛影摇曳的细节,将重逢时的恍惚推向极致:反复以银灯映照,唯恐眼前人仍是梦中幻影。此间辞章清丽若话家常,却以声韵流转营造出如真似幻的意境,将人类永恒的离别重逢之思,凝练为情文相生的绝唱。词人以五十六字织就虚实相生的双重梦境,既见往昔风月之绮丽,又显今日重逢之缠绵,声韵谐美处暗合"杨柳楼心月"的缱绻,意象清空处遥应"桃花扇底风"的余韵,堪称情词双绝的典范。

4. 作品点评

细读全篇,能感受到其中情感的细腻柔美与结构的错落有致。不同于常见的言情作品惯用的表达方式,这首词以明快的节奏展开叙事,通过清新自然的画面描写传递心意,遣词造句间透着灵动气息,在传统抒情模式中开辟出别致的抒写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晁无咎(即晁补之)言:“叔原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

# 晏叔原工小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不愧六朝宫掖体。

宋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斋日记

#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叔原(即晏几道)云:“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此诗与词之分疆也。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 末二句惊喜俨然。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从别后,忆相逢”六字,颇见回环之妙笔。“几回魂梦与君同”,承上启下,措语已妙绝无伦。

近代陈匪石《宋词举》

# “剩把”与“犹恐”四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婉转空灵矣。上言梦似真,今言真如梦,文心曲折微妙。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 存中云:山谷称晏叔原“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定非穷儿家语。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引《王直芳诗话》

# 杜少陵诗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晏小山之词乃云:“今宵剩把银饪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谈者但称晏词之美,不知其出于杜诗也。

宋俞琬《书斋夜话》卷四

# 谢叠山云:杜子美乱后见妻子诗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辞情绝妙,无以加之。晏词窃其意云:“今宵剩把银钎照,犹恐相逢是梦屮。”周词反其意云:“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暗时酒醒,元米又是梦里。”皆不如后山,祖杜工部之意,着一转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意味悠长,可与杜工部争衡也。

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六

# 仙乎丽矣。后半阕一片深情,低回往复,真不厌百回读也。言情之作,至斯已极。

清陈廷焯《闲情集》卷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下一篇: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