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沉醉卸妆迟":晚间饮酒醉了,未卸头饰便和衣睡去,
# 沉醉:大醉。
"梅萼插残枝":头上插的梅花的花瓣落了,只有花萼还残留在枝上。
# 梅萼:梅的萼片,此处代指梅。萼,花瓣外面的一层小托片,《花草粹编》作“蕊”。
"酒醒熏破春睡":酒劲渐消,梅花的浓香将我从春睡中熏醒,
"梦远不成归":使我不能在梦中返回日夜思念的遥远故乡。
# 远:《花草粹编》作“断”。
"人悄悄":夜晚寂静无声,
# 人悄悄:既是化用《诗经·邶风·柏舟》的“忧心悄悄”等句意,亦可能同时对顾敻《献衷心·绣鸳鸯帐暖》一词有所取意。悄悄:寂静无声。
"月依依":明月留恋难舍,
# 依依:留恋难舍,不忍离去之意。
"翠帘垂":翠帘低垂。
"更挼残蕊":我只能无聊地用手搓揉着残损的花瓣,
# 挼:揉搓。,更:又。《花草粹编》作“再”。
"更捻余香":闻闻手中的余香,
# 捻:用手指搓转,如捻麻绳,其揉搓程度比“挼”更进一层。
"更得些时":再发会儿呆来消磨这时光。
# 些:《花草粹编》作“此”。,得:需要。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梅抒情题材的词。描绘了词人醉眠被残梅香熏醒,美梦破碎的场景,体现了词人借残梅抒发的复杂心绪,表达了思乡怀人、孤寂愁苦等情感,以残梅为线索串联起全篇愁绪。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词人以残梅为情感载体,开篇写醉眠时残梅“熏破春睡”,借残梅的浓烈香气打破美梦,抒发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怅惘;下片又借反复“更挪”“更捻”残梅的动作,展现百无聊赖,将思乡怀人、孤寂愁苦等复杂情绪融入其中,使无形之情借有形之梅得以充分抒发,让读者更易感知词人内心世界。对偶:“人悄悄,月依依”,句式工整,“人”对“月”,“悄悄”对“依依”,描绘出深夜人孤独难眠、月含情缓移的画面,既在形式上增添美感,又强化了静谧氛围,使人物的孤寂与月的温情相互映衬,凸显词人内心的清冷。情景交融:上片从沉醉、春睡被梅香熏破,到“梦远不成归”,将残梅之景与思乡之情紧密相连,梅香扰梦,梦断思乡更切;下片“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人、月、帘共同勾勒出春夜无眠图,景中饱含词人对故乡的深沉思念,情与景自然交融,不着痕迹。烘托:“翠帘垂”一句,通过描绘绿色帘幕低垂的静态画面,从侧面烘托出深夜的寂静,与前文“人悄悄”相呼应,愈发凸显出词人独处的孤单清冷,让读者仿若置身于这静谧孤寂的环境之中,感受词人心境。排比:“更挪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连续三个“更”字构成排比,层层递进,强调词人百无聊赖之下反复摆弄残梅的动作,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寂、愁苦情绪,同时使词句韵律感更强,情感表达更有张力。寓情于景:全词处处可见,如“梦远不成归”,以梦中归乡之景,寓含思乡而不得归的痛苦之情;再如月夜图中的“人悄悄,月依依”,将人的孤寂、思念之情融入静谧月夜之景,让景有了情的温度,情借景得以具象化展现。
3. 分段赏析
上片聚焦于词人醉眠后的情景,着重刻画残梅幽香对其产生的影响。开篇未直接铺陈饮酒因由与场面,单从“沉醉”一词,便能深切感知词人饮酒过量,心绪极差。而“迟”字更是精妙,将她沉醉的程度、内心的抑郁以及懒于卸妆的倦怠之态展露无遗。紧接着,“酒醒”承接“沉醉”而来,笔锋一转,既在内容上推进,又为后续“熏破春睡”埋下伏笔,酒意渐消才致使春睡被梅香惊扰。“熏破”二字,借由嗅觉把梅香的浓烈渲染得淋漓尽致。彼时,春困加上沉醉,梦乡必然甜美,梦中的她踏上归乡路,心情暂得舒缓。可“梦远不成归”一句,却以梦写愁,直击全词核心。“梦远”寓意梦中奔赴遥远故乡,她似在嗔怪梅香过浓,扰碎美梦。本在梦中,魂灵沿着回乡小径悠悠飘荡,恰似“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归乡千里路”,满心期许能与亲人团聚,回归故里。怎奈现实残酷,故乡已沦陷于金人铁蹄之下,归乡之路艰难险阻。词人唯有于梦境觅得精神慰藉,着实令人悲哀。而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对故国的思念,愈发炽热深沉。美梦被断,希望破灭,词人不禁喟然长叹,怅惘之感溢于言表。这对梅香的“怨”,实则是归乡不得的怨念,如纷乱柳絮,长久缠绕心间,“夜来沉醉”无非是借酒浇愁之举罢了。这破碎的梦,相较完整梦境,更有余韵,更能触动人心,将词人强烈的思乡怀人之情、欲归无路之苦抒发得酣畅淋漓。下片着重描绘词人梦醒后的心境,尽显其依托梅花而生的百无聊赖,同时深切表露在孤寂环境下对故土的执着思念。“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短短几字,一幅春夜无眠图跃然纸上。梦醒之后,辗转难眠,只见月影透过帘幕,洒下清辉,月亮仿若含情,缓缓挪移,四周静谧无声,绿色帘幕低垂。此句融情于景,将词人对故乡的深沉思念娓娓道来。“人悄悄,月依依”对仗工整,孤身一人,夜半未眠,“悄悄”二字不仅勾勒出人物姿态,更让人仿若瞧见她凝神沉思之貌;以“依依”描绘月亮移动,极为贴切,既与“人悄悄”营造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又赋予月亮脉脉温情,极具艺术感染力。“翠帘垂”三字,于细微处添几分静谧,一个“垂”字,更衬得夜的深沉寂寥。这般清淡月夜图,将词人孤单清冷的内心世界烘托得恰到好处。再者,“更挪”“更捻”的接连动作,将词人的百无聊赖展露无缺,这看似单调之举,实则蕴含复杂心绪。此时她所思所想,早已超脱梅花本身,或许沉浸于梦中情境的回味,或许陷入往昔生活的追忆,又或许由残梅联想到自身当下境遇,残梅既是勾起伤心往事的诱因,亦是此刻陪伴她、助其排遣愁绪、消磨时光的唯一慰藉。“更援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三个“更”字层层叠加,意蕴无穷,把词人情感表达得迂回婉转、细腻入微。作者描绘客观环境之际,巧妙融情于景,达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之境,所用排比句式,既契合格律规范,又灵动多变,别具韵味。
4. 作品点评
全词开篇便勾勒出一幅独特画面:词人头戴残败梅花,沉醉后渐入梦乡。随后,梅香悠悠“熏破春睡”,将那甜美的梦境惊扰,使得“梦远不成归”,词人的怅惘之感油然而生。在这里,美好的梦境与凄惨现实相互对照,把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展现得极为深刻,虽整首词未现一个“愁”字,可愁绪如影随形。词人凭借一系列动作,将心底忧愁抒发得酣畅淋漓。彼时国已破、家亦亡,她漂泊异乡,满心怨恨借梅花倾吐而出。看似咏梅,实则重心不在梅,而是以梅为寄托,抒发个人的家国之痛,这正是该咏物词的精妙独到之处。
# 玉梅词隐云《漱玉词》屡用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最为奇创。又”庭院深深深几许”,又“更挼残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时”,又“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又“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叠法各异,每叠必作,皆是天籁肆口而成,非作意为之也。欧阳文忠《蝶恋花》“庭院深深”一阕,柔情回肠,寄艳醉魄。非文忠不能作,非易安不许爱。
清况周颐《漱玉词笺》
下一篇:宋·陆游《关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