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绕湾溪竹绕山":溪水环绕着居所,竹林环绕着青山,
# 绕:环绕,围绕。
"溪山却在白云间":清溪和绿山看上去却都在白云之间。
"临溪放艇依山坐":划船或在溪水中漫游,或依山而坐,
# 艇:张本作杖。
"溪鸟山花共我闲":溪水、鸟儿、青山、花朵陪我悠闲。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怀诗。描绘了诗人在定林居所周围,屋被弯溪环绕,翠竹绕山,溪山隐于白云间的清幽环境,以及自己临溪放艇(或拄杖)、依山而坐,与溪鸟山花一同闲适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在闲居江宁府期间,游玩定林寺时的宁静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如“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直接勾勒出屋、溪、竹、山、白云等景象,描绘出清幽的居住环境,不加过多修饰。想象:诗人想象自己“临溪放艇倚山坐”的情景,展现出与溪鸟山花共闲的画面,生动体现出内心的闲适。夸张:“溪山却在白云间”,对溪水、青山与白云的位置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营造出一种高远空灵的意境。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湾溪”“竹”“山”“溪鸟”“山花”等景物,抒发了自己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之情。
3. 分段赏析
《定林所居》第一句“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此句从景物描写入手,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居住环境图。“绕”字为诗眼,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绕屋、翠竹绕山的形态,展现出山水相依的静谧之美,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氛围,为后文诗人心境的表达做铺垫。从表达技巧上看,属于白描手法,不事雕琢,却将环境的清幽之景自然呈现。第二句“临溪放艇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这句聚焦于诗人自身的活动与心境。诗人临溪倚山,悠然自在,用拟人手法赋予溪鸟山花以“闲”的情态,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到周围景物中,情景交融。“闲”字点明主旨,既体现了诗人外在生活的闲适,更传达出其内心恬淡宁静、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生动地抒发了诗人对这种宁静闲适生活的怡然自得之情。
4. 作品点评
《定林所居》是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价值。此诗运用白描手法,以朴素直白的语言勾勒出定林居所周围绕溪、绕竹、山在白云间的清幽环境,毫无雕琢之感,清新自然的风格跃然纸上。“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一句堪称名句,诗人将自己的闲适之情融入与溪鸟山花共处的画面中,兼用夸张与想象,生动地传达出放飞自我的释然和闲适的生活情趣。从文学地位来看,该诗体现了王安石诗歌创作中对于自然景致和内心感受细腻捕捉的能力,以质朴的文字营造出悠远的意境,极易引发读者的心理共鸣。其语言风格不仅使景物描写生动逼真,更让情感抒发真挚自然,在宋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人研究王安石的文学创作风格以及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世界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文本。
下一篇:宋·刘克庄《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