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i
tián
tí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jiàn
lín
shàng
绿
yīn
wéi
àn
gāo
cuì
wēi
luò
duàn
qiáo
rén
shuǐ
hán
yōu
shù
niǎo
xiāng
qīng
yóu
shǐ
jué
xīn
lèi
jìng
chù
shuí
zhī
shì
yǒu
gèng
dài
shēn
tóng
qiū
fēng
xié
yuè
diào
chuán
guī

译文

恬亭靠近溪水周边被绿树环绕着,小溪的岸涯高高低低在翠微之中。断桥边夕阳西下一人孤独地伫立,水中倒映着树影似与栖鸟相偎依。现在清闲地游览才觉得心无牵累,幽静中有谁知道世人处处藏心机。更期待夜深人静时来此享受清净,待到明月升起秋风伴我划船而归。

逐句剖析

"槛临溪上绿阴围":恬亭靠近溪水周边被绿树环绕着,

# 槛:栏杆。

"溪岸高低入翠微":小溪的岸涯高高低低在翠微之中。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日落断桥人独立":断桥边夕阳西下一人孤独地伫立,

"水涵幽树鸟相依":水中倒映着树影似与栖鸟相偎依。

# 涵:蕴含的意思。

"清游始觉心无累":现在清闲地游览才觉得心无牵累,

"静处谁知世有机":幽静中有谁知道世人处处藏心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更期待夜深人静时来此享受清净,

# 徙倚:徘徊,来回地走,逡巡。这里指流连不去的意思。

"秋风斜月钓船归":待到明月升起秋风伴我划船而归。

# 船:张本作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太湖恬亭》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太湖恬亭周边清幽宁静的自然景致,如绿阴环绕的亭槛、高低错落的溪岸等。在写作手法上,运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将诗人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从首联到尾联,逐步展现诗人在此清游的所见所感。尾联通过想象夜深同游的画面,更显其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此诗展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之余忙里偷闲的心境,语言自然,情景交融,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对宁静自由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太湖恬亭》约为王安石所作,时间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身为宋神宗时的宰相,为改革弊政推出新法,却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关于此诗创作时间,有观点认为是他在居官执政期间,彼时身处政治斗争漩涡;也有观点认为是他辞官退居南京后所作。无论何时创作,都与他复杂的政治经历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出游诗。描绘了太湖恬亭的山水风光,体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的忙碌中短暂解脱,借对恬亭景色的描写以及尾联的想象,表达了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诗人描绘日落断桥、幽树鸟依的景象,将自己内心的肃穆之情融入其中,借景表达出在静谧环境中的独特感受。动静结合:“槛临溪上绿荫围,溪岸高低入翠微”,静态的亭槛、绿荫与动态的溪流相结合,展现出恬亭周边环境的清幽且富有生机。虚实结合:“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实写期待夜深徘徊的情景,虚写想象中在秋风斜月下乘钓船回归的画面,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自然环境描写:“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日落断桥人独立”描绘出夕阳西下,人在断桥独自伫立的静态画面,尽显孤寂;“山涵幽树鸟相依”则展现出山林中树木幽深,鸟儿相互依偎的动态场景,富有生机。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既凸显环境清幽,又借景委婉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首联“槛临溪上绿荫围,溪岸高低入翠微”,“围”“入”二字精炼生动,描绘出恬亭被绿荫环绕,溪岸延伸至青山的画面,展现出环境的清幽,烘托出诗人超脱尘世羁绊的心境。颔联“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通过对日落、断桥、幽树、鸟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肃穆静谧的氛围,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颈联“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在清游静处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忘却世俗心机的感悟。尾联“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借想象的归钓图,委婉地表达出对远离世事、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

4. 作品点评

《太湖恬亭》是王安石笔下颇具特色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地描绘恬亭周边清幽静谧的环境,将诗人宅心世外、与世相忘的闲适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语言风格上,自然质朴,无过多雕琢,却能生动地勾勒出景色之美与氛围之静,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其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娴熟,景与情高度融合,让情感的表达显得真挚而含蓄。此诗虽未如一些名篇般拥有广为传颂的千古名句,但在展现诗人心境与描绘自然景致方面颇具价值,为研究王安石的思想及文学创作提供了独特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下一篇:宋·刘克庄《疥癣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