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píng
àn
xiǎo
qiáo
qiān
zhàng
bào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píng
àn
xiǎo
qiáo
qiān
zhàng
bào
róu
lán
shuǐ
yíng
huā
cǎo
máo
shù
jiān
chuāng
yǎo
tiǎo
chén
dào
shí
shí
yǒu
chūn
fēng
sǎo
zhěn
jiào
lái
wén
niǎo
mián
tīng
zhāo
zǎo
rén
jīn
zǒng
lǎo
tān
mèng
hǎo
máng
rán
wàng
liǎo
hán
dān
dào

译文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四周一尘不染,因为时常有和煦的春风吹拂,如同殷勤打扫,使得房屋清洁。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逐句剖析

"平岸小桥千嶂抱":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

# 千嶂:千峰。嶂,高险的山,如屏障的山峰。

"揉蓝一水萦花草":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

# 萦:萦绕。《广韵》:萦,绕也。,揉蓝:柔和的蓝色,多形容水。揉,一作柔。

"茅屋数间窗窈窕":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

# 窈窕:幽深的样子。

"尘不到":四周一尘不染,

"时时自有春风扫":因为时常有和煦的春风吹拂,如同殷勤打扫,使得房屋清洁。

"午枕觉来闻语鸟":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

# 鸟:鸟鸣。,午:午夜。

"欹眠似听朝鸡早":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

# 鸡:鸡鸣。,欹眠:斜着身子睡觉。袁文《瓮牖闲评》卷五:“朝鸡者,鸣得绝早,盖以警入朝之人,故谓之朝鸡。”

"忽忆故人今总老":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

"贪梦好":如今我贪恋闲适,

# 贪:贪恋。

"茫然忘了邯郸道":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 邯郸道:比喻虚幻之路,也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是北宋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平岸小桥被群山环抱,柔蓝的水流萦绕花草,几间茅屋窗幽景美,展现出清幽隐居图景。上片写景营造静谧氛围,下片通过午梦醒来闻鸟、忆故人等,表达对仕途厌倦及对自然向往。全词以景起情结,借茅屋午梦沟通情景,写景抒情相融,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烘托心境。此词反映其退出政坛后的隐逸生活与心情,艺术成熟,散发纯净脱俗之美,尽显对自然热爱及远离官场的淡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是北宋王安石晚年所作的一首词。彼时王安石经历了政治上的大起大落,变法革新虽满怀壮志,推行青苗法、免役法等诸多新法,试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之局,却因触动保守派利益且变法存在问题而失败,最终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远离政治斗争中心后,他有了更多时间亲近自然,对山水风光兴趣浓厚,常纵步山间,旷日的游历体察使他对自然之美感悟深刻。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对自身心境的抒发,王安石创作了诸多景物词,此词便是其中之一,借对水光山色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寄托退隐后的生活情趣,慰藉心灵,展现从积极入世到渴望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心境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山水词。整首词借对隐居环境与生活的描写,表达出王安石退出政治舞台后,对仕途厌倦、对大自然向往的心境,展现其渴望在山水间寻得内心宁静的主题。

2. 写作手法

用典:“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黄粱梦”的典故,出自唐沈既济《枕中记》。词人以卢生邯郸道上的黄粱幻梦来对比自己如今贪恋的闲适午梦,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和对当下宁静生活的满足,使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动静结合:“揉蓝一水萦花草”中,“揉蓝一水”是静态的画面,描绘了清澈碧绿的江水;“萦花草”则是动态描写,写出了江水环绕着花草的情景,动静相衬,使画面更富有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春日景色的绚丽多姿。以景结情:全词以景起,以情结,上下片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情与景相互交融。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做铺垫,下片抒情又以景为依托,尤其是结尾处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描写,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与情境之中,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世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韵味悠长。对比:“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将如今退隐后午睡醒来听到的鸟鸣声,与过去在朝廷为官时早起上朝听到的鸡鸣声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表现出词人从过去的忙碌官场生活到如今闲适隐居生活的转变,突出了两种生活状态的差异,也体现出词人对现在宁静生活的感受。“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将现实中隐居的平淡生活与卢生在邯郸道上“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相对比,表明词人已经从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幻中醒来,更加珍惜当下的宁静生活,体现出词人心态的转变和对人生的重新思考。烘托:上片“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描绘出一幅清幽、静谧的隐居图景,平坦的岸边小桥被群山环抱,一湾碧水萦绕着花草,几间茅屋窗户幽深,还有春风时时清扫尘埃。通过这些优美、宁静的自然景物和清幽的居住环境,烘托出词人退出政治舞台后内心的宁静、淡泊与闲适,展现出他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与享受。

3. 分段赏析

上片:“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起首两句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平岸小桥”点明了地点与环境,“千嶂抱”则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群山对小桥的环绕,给人一种安稳、宁静之感。“揉蓝一水”将水色比作揉美的蓝色,形象地写出了水的清碧,“萦花草”三字更是妙笔,让清澈的水流环绕着烂漫的花草,动静结合,丰富了画面内容,烘托出春光的绚丽多彩,展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间窗窈窕”:此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让人联想到茅屋所处的环境极为静谧。在群山环抱的竹林中,几间茅屋的窗户显得那样深邃,暗示出茅屋的深窈秀美,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清幽洁净,没有尘世的喧嚣与尘埃,春风仿佛是这里的清洁使者,时时将一切打扫得干干净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也体现了词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与享受。下片:“午枕觉来闻语鸟”:午后从睡梦中醒来,听到鸟儿的啼鸣声,一个“闻”字,将词人从睡梦中拉回到现实的自然环境中,表现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情致与恬淡心境,享受着这大自然给予的美好时光。“欹眠似听朝鸡早”:从睡醒后听到的鸟声,词人的思绪一下子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的情景,今昔对比,恍如隔世。这并非是词人久静思动,而是经历了人生的波澜壮阔后,绚烂归于平淡时常有的心理反应,体现了词人对过去仕途生活的一种回忆与感慨。“忽忆故人今总老”:由自己的今昔变化,忽然又想到了故人,意识到故人也都已老去,以故人的老来反衬自己的衰老,进一步加深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沧桑感。“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此时的词人,贪恋这闲适美好的午梦,已经忘却了像卢生在邯郸道上所做的那种“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表明词人已经从追求功名利禄的世俗梦中醒来,更加珍惜眼前这种宁静、恬淡的生活,也体现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脱与释然。

4. 作品点评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为王安石所作,此词最大亮点是善于融诗入词,如开篇“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巧妙提炼前人诗句精华,将其化为词中灵动笔触,营造出清新明丽的山水意境。词中还运用多种手法,借景抒情贯穿始终,上片对清幽隐居环境的描绘,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宁静淡泊;下片今昔对比,“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将当下隐居的闲适与往昔官场的忙碌相对照,突出心境变化。同时,以景起、以情结,茅屋午梦成为情景沟通的桥梁,使全词浑然一体,意境怡然。该词生动展现了王安石退出政治舞台后的心境转变,为后人研究其思想和人生经历提供了珍贵素材。词中所描绘的宁静山水与超脱情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在仕途挫折后回归自然、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荆公小词云:“揉蓝一水萦花草。寂寞小桥千嶂抱。人不到。柴门自有清风扫。”略无尘土思。山谷小词云:“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极为学者所称赏。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雪浪斋日记》

# 极能道闲居之趣。

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

# 半山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云:“一江春水碧揉蓝,船趁归潮未上帆。渡口酒家赊不得,问人何处典春衫。”深味其首句,为踌蹰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之句盖追用其语。

宋吴聿《观林诗话》

# 介甫在中书,有不合意,便谓何处无一碗鱼羹饭吃。审如是霜筠雪竹之地,何不早归,而必坚以新法。祸人国也。读此词末二语,可感亦可伤。

清先著、程洪《词洁》卷二

# 此必荆公退居金陵时所作也。借渔家乐以自写其恬退。首阕笔笔清奇,令人神往。次阕似讥故人之恋位者,然亦不过反笔以写其幽居之乐耳。情词自超隽无匹,运用入化。

清黄苏《蓼园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学箕《插秧歌》

下一篇:宋·曾丰《伏波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