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qīng
qiǎn
shuǐ
xìng
huā
nuǎn
fēng
piān
绿
绿
rén
lǎo
wèi
shuí
hóng

译文

蒲叶在清澈的浅水中摇曳,杏花在温暖的春风里绽放。地处偏僻但是草木依旧葱绿,人已衰老又为谁红颜依旧?

逐句剖析

"蒲叶清浅水":蒲叶在清澈的浅水中摇曳,

"杏花和暖风":杏花在温暖的春风里绽放。

"地偏绿底绿":地处偏僻但是草木依旧葱绿,

"人老为谁红":人已衰老又为谁红颜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蒲叶》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此诗以蒲叶、杏花等自然意象为切入点,通过“清浅水”“和暖风”的明媚春光,反衬“地偏绿”“人老红”的生命哲思。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晚年诗歌“以理入诗,语淡味终”的风格,也折射出北宋士大夫在仕隐矛盾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杏花和暖风”中“和”字赋予春风以人的温柔情态,暗示自然的和谐共生。对比:诗的后两句“地偏绿底绿,人老为谁红”,将“地偏”之处的植物依旧繁茂与“人老”之后的青春不再进行对比。以植物的生机盎然反衬出人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无奈和悲哀。借景抒情:诗的前两句“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通过描绘蒲叶生长在清浅的水中,杏花在温暖的春风中绽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和暖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诗人借此景表达出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一个“清”字将蒲叶生长的浅水之态生动描绘,整个水域仿佛都充满了清新之感,把蒲叶所处环境的清幽赋予了出来。“和”字让杏花与暖风的融合显得格外和谐,展现出春天温暖宜人的气息。"地偏绿底绿,人老为谁红":“地偏”强调了地点的偏僻,而“绿底绿”则形象地描绘出此地绿意盎然的景象,似乎连偏僻之地都被绿色所覆盖。“人老”体现出时光的流逝和人的衰老,“为谁红”则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自身价值的探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向子湮《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下一篇:宋·罗与之《看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