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ōu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jiāng
ōu
hǎo
máo
xuě
chén
gòu
miè
làng
jiān
shēng
yǒu
xióng
jīng
jiǎo
cháng
fēn
jiū
xīn
xiāng
suí
yǒu
piāo
rán
fēn
huá
guāi
jiǔ
bái
wàng
dōng
nán
chūn
jiāng
绿
jiǔ

译文

江上的白鸥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如同白玉和白雪一样洁净,没有丝毫的尘垢。它在波浪间时而隐没时而出现,这样的生活又拥有些什么呢。雄鸥和雌鸥常常惊慌地矫捷飞起,那捕猎的机关和弓箭常常纠缠着它们。回头看我偏偏没有世俗的机心,白鸥愿意与我相伴就好像我得到了知心好友。我在这繁华热闹的地方漂泊,已经与这白鸥分离很久了。如今我已满头白发,望着东南方向,春天的江水碧绿得就像香醇的美酒。

逐句剖析

"江鸥好羽毛":江上的白鸥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

"玉雪无尘垢":如同白玉和白雪一样洁净,没有丝毫的尘垢。

"灭没波浪间":它在波浪间时而隐没时而出现,

"生涯亦何有":这样的生活又拥有些什么呢。

"雄雌屡惊矫":雄鸥和雌鸥常常惊慌地矫捷飞起,

"机弋常纷纠":那捕猎的机关和弓箭常常纠缠着它们。

"顾我独无心":回头看我偏偏没有世俗的机心,

"相随如得友":白鸥愿意与我相伴就好像我得到了知心好友。

"飘然纷华地":我在这繁华热闹的地方漂泊,

"此物乖隔久":已经与这白鸥分离很久了。

"白发望东南":如今我已满头白发,望着东南方向,

"春江绿如酒":春天的江水碧绿得就像香醇的美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鸥》由北宋王安石创作。此为咏物诗,借白鸥抒情。开篇描绘白鸥羽毛纯净,在波浪间出没,展现其自由形象。接着写白鸥生存受威胁,而诗人自比无心之人,与白鸥相伴似得友。最后因久离东南,望春江思念故乡。写作手法上,托物言志。作品自然流畅,借白鸥寄托了诗人复杂情感,体现其对纯净自由的向往及对故乡的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将白鸥当作知心好友,赋予其情感,生动展现诗人与白鸥的亲密关系。对比:“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白鸥生存环境危险与诗人心境的闲适形成对比,突出诗人对简单宁静的追求。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描绘出白鸥羽毛似玉雪般纯净,给人清新之感。“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写出白鸥在波浪中穿梭,生活充满艰辛。“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进一步描述白鸥时刻面临危险。后半部分“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诗人以白鸥为友,展现自己心境。最后“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表达对往昔与白鸥相伴生活的怀念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下一篇:宋·王珪《送人东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