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xiāng
·
·
huáng
kuí

朝代:宋作者:蒋捷浏览量:3
lěng
dàn
shì
qiū
huā
gèng
qiū
huā
lěng
dàn
xiē
dào
chù
róng
gōng
zuì
shǎng
cóng
yǒu
yōu
rén
chǔ
shì
kuā
liǎng
sān
zhòu
fēng
dài
xié
piàn
西
chuāng
cán
zhào
shuí
jiā
juǎn
què
xiāng
qún
shā

译文

清冷淡漠是秋天的花,而黄葵比一般的秋花更显清冷。到处的芙蓉花被人们尽情欣赏,随它去吧。黄葵自会得到隐士高人的赞赏。只有寥寥两三朵黄葵花寂寞地开放着,大白天即使没有风,花朵也微微倾斜。在一片西窗的残阳余晖里,不知是哪一家的女子。轻轻卷起那薄薄的湘裙纱。

逐句剖析

"冷淡是秋花":清冷淡漠是秋天的花,

"更比秋花冷淡些":而黄葵比一般的秋花更显清冷。

"到处芙蓉供醉赏":到处的芙蓉花被人们尽情欣赏,

"从他":随它去吧。

"自有幽人处士夸":黄葵自会得到隐士高人的赞赏。

"寂寞两三葩":只有寥寥两三朵黄葵花寂寞地开放着,

"昼日无风也带斜":大白天即使没有风,花朵也微微倾斜。

"一片西窗残照里":在一片西窗的残阳余晖里,

"谁家":不知是哪一家的女子。

"卷却湘裙薄薄纱":轻轻卷起那薄薄的湘裙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乡子·黄葵》是宋代蒋捷的一首词。全词以黄葵为吟咏对象,展现黄葵独特的气质与品格。开篇直言“冷淡是秋花。更比秋花冷淡些”,突出黄葵比一般秋花更显清冷孤高;“到处芙蓉供醉赏,从他。自有幽人处士夸”,将芙蓉的热闹与黄葵的孤寂对比,体现黄葵不与世俗争艳,自有知音欣赏。下阕“寂寞两三葩。昼日无风也带斜”描绘黄葵形单影只、随风摇曳的姿态,尽显其寂寞;“一片西窗残照里,谁家。卷却湘裙薄薄纱”以景结情,在残照之下,将黄葵比作卷起薄纱的女子,增添朦胧美感与婉约情致。全词借黄葵寄寓词人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元间词人

蒋捷(1245?~1305?),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世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风多样,既有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也有承袭周邦彦、姜夔乃至李清照遗风者,整体风格以悲慨清峻、萧寥疏爽为主。其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独标一格。作品题材广泛,有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日常生活等内容。代表作品有《女冠子·元夕》《贺新郎·兵后寓吴》《虞美人·听雨》《昭君怨·卖花人》《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等。著有《竹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起笔“冷淡是秋花。更比秋花冷淡些”,以递进的语气强调黄葵的清冷特质,直接点明其孤高不群的基调。紧接着,词人将黄葵与众人喜爱的芙蓉作比,“到处芙蓉供醉赏,从他”,芙蓉盛开时备受追捧,而黄葵对此毫不在意,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自有幽人处士夸”则表明,尽管黄葵不迎合世俗,但仍有懂它的知音,这也暗示着词人自身虽处乱世,却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下阕“寂寞两三葩。昼日无风也带斜”,进一步刻画黄葵的寂寞姿态。两三朵花独自绽放,即便在无风的白昼,也微微倾斜,仿佛在诉说着孤独。这既是对黄葵形态的生动描绘,也是词人对自身孤独境遇的隐喻。词的结尾“一片西窗残照里,谁家。卷却湘裙薄薄纱”,画面陡然转换,在西窗残照的背景下,将黄葵想象成一位卷起湘裙薄纱的女子,赋予黄葵柔美婉约的形象,使整首词在清冷孤寂中增添了一丝浪漫与温情。残照的意象又暗含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结合蒋捷宋末元初的时代背景,这或许也寄托着他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曾几《上方》

下一篇:宋·张咏《吊屈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