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又老":又到了暮春时节,
# 春又老:语本柳永《留客住·偶登眺》:“惆怅旧欢何处,后约难凭,看看春又老。”老:迟暮。
"南陌酒香梅小":南陌的酒飘着醇香,树上的梅花却已变得瘦弱稀少。
# 南陌:城南的道路,行人聚集之处,也是离别之所。唐人徐晶《赠温驸马汝阳王》:“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卢照邻《长安古意》:“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遍地落花浑不扫":满地的落花也浑然无心去打扫,
# 遍地落花浑不扫:语本温庭筠《春晓曲》:“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梦回情意悄":此时的我刚从梦中醒来,还在悄悄回味绵绵的情意。
# 梦回情意悄:语本冯延巳《归国谣》:“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梦回:从梦中醒来。
"红笺寄与添烦恼":写信给你反而是徒增烦恼,
# 红笺:一种精美的笺纸。裴说《闻砧(一作寄边衣)》:“时时举袖匀红泪,红笺谩有千行字。书中不尽心中事,一片殷勤寄边使。”
"细写相思多少":一字一句细细写,不知凝聚了我的相思有多少。
# 细写相思多少:语本张仲素《燕子楼》:“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醉后几行书字小":醉酒以后给你写信,字也越写越小,
# 几行书:指书信。
"泪痕都揾了":脸上的泪痕不干,眼泪将字迹都浸没了。
# 揾:揩试。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作品。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象,以及女子寄红笺表达相思的行为,表达了女子内心深沉的相思之情与愁绪。
2. 写作手法
对比:“酒正香”与“梅花瘦小”形成对比,“酒香”是回忆中美好的,“梅小”是现实之景,回忆与现实的比较,体现出女子现实的潦倒,增添了哀愁之感。借景抒情:上片通过描写“酒香、瘦梅、落花满地”等暮春景象,营造出哀景氛围,为下片抒发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做铺垫,将情感寄寓于景物之中。细节描写:下片中“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通过描写女子醉酒后写信,字迹越写越小,眼泪都拭干的细节,生动展现出女子相思之深、痛苦之极。铺垫:“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眼前的紫葵等景物是如此可爱,却终究要走向衰败。此句先点明美好事物当下的可爱,为后文抒发对时光流逝、美好难驻的感慨做铺垫,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因美好事物终将消逝而生出的悲叹之情。反衬:以景衬情,“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厚重的云层遮蔽了白日,细雨纷纷扬扬。通过描绘阴沉的天气状况,用恶劣的天气环境来衬托诗人内心的黯淡情绪,以景衬情,让诗人那种对时光易逝、美好将衰的伤感在这种环境的衬托下更显浓郁。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暮春景象,“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香浑不扫”,从嗅觉的酒香和视觉的瘦梅、落花入手,以“酒正香”与“梅花瘦小”的对比,以及满地落花不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衰败、寂寥的氛围,暗示女子内心的惆怅,为下文抒情蓄势。下片:“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直抒女子寄信表达相思却徒增烦恼的情感,体现出相思的无奈与痛苦。“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通过对醉酒写信、泪水沾湿信纸等细节的刻画,将女子相思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情感真挚动人。
下一篇:宋·晁端礼《水龙吟·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