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一霎风兼雨":傍晚时分,忽然刮起一阵风,还下起了雨,
# 霎:一作阵。
"洗尽炎光":将白日里的暑热一扫而光。
# 炎光:炽热的日光。
"理罢笙篁":女子弹奏完笙簧。
# 笙篁:笙之发声出于簧,故云笙簧。
"却对菱花淡淡妆":便对着菱花镜,轻轻化上淡雅的妆容。
# 菱花:指镜子。杨凌《明妃曲》:“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绛绡缕薄冰肌莹":她身着薄如绛绡的衣衫,肌肤晶莹剔透,
# 冰肌:洁白的肌肤。,绛绡:红色的薄绸。
"雪腻酥香":像冰雪般洁白细腻,又散发着如酥油般的香气。
# 酥香:形容肌肤之润泽芳香。,雪腻:像雪一般的柔滑。
"笑语檀郎":女子笑语盈盈地对情郎说道。
# 檀郎:女子对情人或丈夫的亲呢称呼。
"今夜纱厨枕簟凉":今夜纱帐内的枕头和竹席都很凉爽呢。
# 纱厨枕簟:纱纱帐。枕簟,枕头竹席。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1.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是写动景,风雨突至洗净暑气,随后“理罢笙篁。却对菱花淡淡妆”转为静景,女子弄笙、梳妆,一动一静,勾勒出雨后闲适氛围,生动展现女子悠然情状,使画面富有节奏感。细节描写:下片中“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从女子所穿的轻薄绛绡,到晶莹肌肤、幽香散发,细致入微地刻画外貌与体感,将其柔美、妩媚尽显,让读者仿若能触碰到这鲜活形象。借景抒情:借“今夜纱厨枕簟凉”之景,抒发夫妻间亲昵温馨之情,以秋夜清凉之景为引,衬出二人相处的甜蜜,情融于景,含蓄而富有韵味。
2.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了夏日傍晚之景,疾风携雨骤至,将白日的暑气涤荡一空,天气转凉。女子心情愉悦,先是悠然吹奏笙簧,传说笙簧为女娲所创,常用于男女郊外幽会时,为氛围添了一抹朦胧意韵。曲罢,她款步走到菱花镜前,轻点朱唇,施上一层淡雅晚妆,那欲说还休的妩媚姿态,让周遭的空气都弥漫起迷离缱绻之感,时令特征与女子情思尽显其中。下片聚焦女子自身,她身着轻薄的绛红丝衣,如雪肌肤在衣袂间若隐若现,周身散发着幽幽暗香。她巧笑嫣然,轻唤一声“檀郎”,朱唇微启,软语娇嗔道:“夫君啊,瞧这夜晚,竹席枕畔该是何等凉爽惬意。”此处“檀郎”指代丈夫,仿若一幅夫妻亲昵夜话图,女子的轻言细语间满是缠绵柔情,尽显二人的甜蜜温馨日常。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风格较为浓艳,部分学者因而觉得它格调不高,难入正统大雅之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说词风艳丽,却毫无低俗之感,字里行间尽显真切可爱,叫人读罢情思绵绵、缱绻难收。纵观古代,才女辈出,可她们笔下涉及闺房私密情趣的作品少之又少,近乎罕见。李清照却与众不同,她既是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又敢于突破传统。
# 这首词生动大胆,率直天真,李清照就这样,坦坦荡荡,将自己的幸福甜蜜尽数诉于笔端,并不惧人言。她就要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现代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张觅《夜阑犹剪灯花弄品读〈漱玉词〉》
上一篇:宋·白玉蟾《荷花》
下一篇:宋·陈亮《念奴娇·至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