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jiāo
·
·
zhì
jīn
líng

朝代:宋作者:陈亮浏览量:3
jiāng
nán
chūn
suàn
lái
shì
duō
shǎo
shèng
yóu
qīng
shǎng
yāo
lián
xiān
zhǐ
zuò
fēi
niǎo
xiàng
rén
wēi
bàng
tiān
kāi
jīng
shén
lǎng
huì
dào
hái
jīng
yàng
rén
jiā
xiǎo
shēng
shēng
jìn
qīng
chàng
yīn
niàn
jiù
shān
chéng
rén
huà
zuò
zhōng
zhōu
xiǎng
dèng
xiào
rén
xiàn
lěng
luò
kān
chóu
chàng
qiū
shuǐ
shuāng
míng
gāo
shān
nòng
zhuó
xiē
bēi
zhuàng
nán
hǎo
zhù
piàn
fān
yǒu
fèn
lái
wǎng

译文

江南的春日景色,算起来、曾有多少令人陶醉的游览与清赏。那柔美纤细的春光,只引得,只引得飞鸟向人依偎相伴。这天地开辟般的宏大气象,清朗灵慧的气质,终究是都城应有的模样。街巷人家的轻声细语,一声声传来如同清歌浅唱。因思念昔日的山城中原故土,那如画的美人,早已牵动我对中原的向往。像邓禹那样的功业中人恐怕要笑话我了,如今这般冷落,实在让人惆怅难禁。双目如秋水般明亮,弹奏一曲高山流水,融入我心中的悲壮情怀。南徐是个好去处,但愿有机会乘一片孤帆往来于此。

逐句剖析

"江南春色":江南的春日景色,

# 江南:暗指金陵。

"算来是、":算起来、

"多少胜游清赏":曾有多少令人陶醉的游览与清赏。

# 清赏:幽雅的景致。

"妖冶廉纤":那柔美纤细的春光,

# 廉纤:本指纤细的雨丝,借指纤巧玲珑的样子。,妖冶:妖娆艳丽。

"只做得":只引得,

"飞鸟向人偎傍":只引得飞鸟向人依偎相伴。

# 偎傍:依偎投靠。

"地辟天开":这天地开辟般的宏大气象,

# 地辟天开:清新柔美的歌声。

"精神朗慧":清朗灵慧的气质,

"到底还京样":终究是都城应有的模样。

"人家小语":街巷人家的轻声细语,

"一声声近清唱":一声声传来如同清歌浅唱。

# 清唱:清新柔美的歌声。

"因念旧日山城":因思念昔日的山城中原故土,

"个人如画":那如画的美人,

"已作中州想":早已牵动我对中原的向往。

# 中州:中原地区。

"邓禹笑人无限也":像邓禹那样的功业中人恐怕要笑话我了,

# 邓禹: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冷落不堪惆怅":如今这般冷落,实在让人惆怅难禁。

"秋水双明":双目如秋水般明亮,

"高山一弄":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著我些悲壮":融入我心中的悲壮情怀。

# 著:一作着。

"南徐好住":南徐是个好去处,

# 南徐:古代州名。东晋侨置徐州於京口城,南朝南宋改南徐,即今江苏省镇江市。

"片帆有分来往":但愿有机会乘一片孤帆往来于此。

# 片帆:孤舟;一只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念奴娇・至金陵》是南宋陈亮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绘金陵春色,以“江南春色”“妖冶廉纤”等意象勾勒出金陵的秀丽,暗喻其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又以“地辟天开,精神朗慧”突出金陵的宏大气魄;下阕通过“旧日山城”“邓禹笑人”等典故,抒发对中原未复的忧虑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以“秋水双明,高山一弄”寄托悲壮情怀。全词将写景与抒情结合,以金陵春色喻国家命运,借古喻今,尽显爱国热忱与豪放词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陈亮是浙东事功学派的永康学派主要代表,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问无非事”。他与朱熹友善,两人多次进行“王霸义利之辩”。才气超迈,喜谈兵,屡次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学界传统观点高度一致,均认定为淳熙十五年(1188年)春。以往研究在时序判定上,也普遍将其置于《登多景楼》之前。然而,依据陈亮本人的文字自述脉络,结合词中“南徐好住”这一关键线索重新梳理,将创作时间改订为京口之行后,这一调整或许能为我们打开理解词作深层意蕴的全新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爱国政论词。上片描绘了江南金陵的春日胜景,以“妖冶廉纤”写春色柔美,以“地辟天开”赞金陵气象;下片由景及情,借“邓禹笑人”典故感慨壮志冷落,以“悲壮”二字点明收复中原的宏愿。全词通过金陵春色的描写,体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营造了雄浑而苍凉的意境,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与壮志难酬的悲愤。

2. 写作手法

比喻:“个人如画,已作中州想”:以“如画”比喻金陵(“个人”代指金陵),将金陵比作一幅兼具秀美与战略价值的画卷,既暗指其山川形胜如诗画般壮美,又借“中州想”(中州代指中原)表达对金陵应作为恢复中原战略要地的期待,含蓄寄托收复河山的政治理想。

3. 分段赏析

上片:“江南春色,算来是、多少胜游清赏。妖冶廉纤,只做得,飞鸟向人偎傍”:开篇总写江南春色,“妖冶廉纤”细腻刻画春色柔美,却以“只做得飞鸟偎傍”暗指金陵当前仅作游赏之地,未被视为战略要冲,隐含对朝廷忽视其军事价值的忧虑。“地辟天开,精神朗慧,到底还京样”:笔锋一转,赞金陵气势宏大,“地辟天开”凸显其开拓气象,“京样”指其本应作为京都的地位,为下片抒情埋下伏笔。“人家小语,一声声近清唱”:以市井细语、清唱之声烘托表面的安乐景象,与后文的“悲壮”形成对比,暗示偏安之态下的危机。下片:“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中州想”:“旧日山城”虚指中原故土,“个人如画”借美人喻中原,表达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中州想”直接点明收复中原的志向。“邓禹笑人无限也,冷落不堪惆怅”:用邓禹典故,自嘲功业无成,“冷落惆怅”直抒胸臆,将壮志难酬的悲愤推向高潮。“秋水双明,高山一弄,著我些悲壮”:“秋水”喻目光清朗,“高山”化用“高山流水”典故,以琴音寄托悲壮情怀,既显文人雅趣,又强化爱国深情。“南徐好住,片帆有分来往”:以“南徐”(京口)为归结点,“片帆来往”呼应开篇金陵之游,暗含虽仕途坎坷仍心系家国、往来奔走的执着。

4. 作品点评

关于词的内涵,诸家判断迥异,大抵不知所咏何物。陈亮的挚友、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叶适称:“予最愚且钝,同甫微言,十不能解一二。”又说:“(同甫)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节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余所谓微言,多此类也。”说的就是这一类的词作。当代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在《龙川词校笺·代序》中,断定这是一首“赠妓”的“狭邪艳体”词,即低级无聊的色情诗。姜书阁先生的《陈亮龙川词笺注》则认为此词是“就其所见金陵社会宴安选乐情形,抒发思感与怀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清照《采桑子·晚来一霎风兼雨》

下一篇:宋·林同《仙佛之孝十首·寒山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