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烟凉雨助人悲":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
# 助人悲:人本已伤别,烟雨荒凉更加重这种悲伤。
"泪染衣巾不自知":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 巾:张本作襟。
"除却春风沙际绿":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
# 春风沙际绿:春风吹拂,沙边草青。春:张本作东。
"一如看汝过江时":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 汝:吴氏女子。,一如:一切都像。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王安石送弟弟和甫至龙安时,遇上微雨,荒烟凉雨的景象营造出凄凉氛围,诗人泪染衣襟,尽显送别时的悲伤。同时,借春风沙际绿的景象,联想到送女儿过江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和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体现出诗人在送别亲人时内心的不舍与牵挂。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荒烟凉雨助人悲”,借荒烟弥漫、凉雨飘洒的凄凉之景,烘托出送别时内心的悲伤之情,让景与情相互交融,增强情感的感染力。对比:“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将眼前春风吹绿沙地之景与过去送女儿过江时的情景相联系对比,以相似的景色映衬出对亲人相同的思念之情,使情感更加深沉。
3. 分段赏析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前两句:“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描绘出一幅充满凄凉氛围的画面,荒烟凉雨的环境仿佛在帮助诗人表达悲伤,而诗人沉浸在悲伤之中,不知不觉泪水已浸湿了衣襟,生动地展现出送别时的哀伤。后两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诗人的思绪由眼前之景转到对过去送女儿过江场景的回忆,尽管时间不同,但眼前春风吹绿沙地的景象,就如同当时送女儿过江时的景色,借此表达对亲人深深的思念。
# 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语语自肺腑中流出。他文却未能本此意扩而充之。
清刘熙载《艺概》
下一篇:宋·释智愚《偈颂十七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