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2
dēng
xiāng
bàn
shí
nián
jiù
shì
chén
yán
zhī
biān
dào
liǎo
lèi
hòu
kùn
lái
diān
dǎo
zhěn
shū
mián

译文

一盏灯相伴了十余年,任职时所做之事与所进之言论该有多少。到底不如不劳心费神的时候,疲倦时随意枕着书便睡了。

逐句剖析

"一灯相伴十余年":一盏灯相伴了十余年,

# 一:旧注:原缺,据张本补。

"旧事陈言知几编":任职时所做之事与所进之言论该有多少。

# 知几编:该有多少。,旧事陈言:指任职时所做之事与所进之言论。

"到了不如无累后":到底不如不劳心费神的时候,

# 无累:无牵挂,不劳心费神。,到了:到底,毕竟。

"困来颠倒枕书眠":疲倦时随意枕着书便睡了。

# 颠倒:指胡乱、随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适意》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回首过往十余载,王安石一心扑在国事上,费尽心血、全力以赴,本期望能大展宏图,可最终事业却如梦幻般破灭,化为乌有。这般巨大的落差,使他心中满是孤愤与不平,哀郁之情难以言表。然而,在这首诗里,他并未直白地倾诉内心的伤痛,而是以一种旷达之态呈现。诗中尽显散漫清狂,宛如一位不拘小节、潇洒自在的名士。实际上,这种对强烈情绪的隐忍克制,更深刻地体现出“大悲无言”的心境,让读者于诗句的细微之处,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那无法言说的沉痛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述日常中平凡又静谧的生活画面的七言绝句,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当下无累、闲适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体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到了不如无累后,困来颠倒枕书眠”,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和生活状态。诗人明确说出自己觉得没有牵累的生活更好,并且困了就随意枕着书入睡,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当下的自在状态直白地展现出来,情感真挚。

3. 分段赏析

《适意》前两句“一灯相伴十余年,旧事陈言知几编”:首句点明时间跨度,诗人与一盏灯相伴度过了十余年的时光,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却又充实的氛围。次句进一步描述,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自己对那些旧事和书中的言论已经熟知了很多遍。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过去生活的单调与专注,也透露出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淡淡感慨,为下文的情感转变埋下伏笔。后两句“到了不如无累后,困来颠倒枕书眠”:诗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后,发出感慨,觉得终究还是没有各种牵累的生活更加美好。“不如”一词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态度转变。接着描述在这种无累的状态下,自己困了就随意地枕着书入睡,“颠倒”一词生动地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当下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蔡伸《水龙吟·重过旧隐》

下一篇:宋·司马光《独乐园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