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wén
cǎi
hàn
zhóu

朝代:宋作者:刘过浏览量:3
wén
cǎi
hàn
zhóu
rén
jìn
fēng
liú
zhàng
yǒu
biàn
便
tán
xiào
fēng
hóu
shì
wèn
xiāng
nán
shuǐ
shí
jīn
yuè
rén
duō
céng
jiàn
gōng
míng
xìng
chū
tiān
shàng
shēng
sāi​​
nán
zhōu
zhǎn
lóu
lán
qín
jié
zhì
chóu
qīng
shān
shì
yóu
zài
chǔ
wěi
tóu
wén
dào
cháng
ān
shuǐ
jìn
shì
sān
huái
fēng
yuè
hǎo
fèng
bǎn
yóu
wèi
jūn
shòu
寿
wèi
huàn
hóu

译文

有着如汉代文章般精妙的文采,有似晋代名士般风流的气质。大丈夫拥有这些,就可以在谈笑间谋取封侯的功名。试问湘南的山水,从古至今见过了多少人,可曾见过这样的人物。他的名声如从天上而来,在南方地区声誉极高。他立志要像斩杀楼兰王,擒获颉利可汗那样,实现自己的壮志。可为何还只是身着青衫,滞留在楚尾吴头这样的偏远之地。听说长安灞水一带,尽是美好的风光,正好可以侍奉长辈去那里游玩。这首曲子是为你祝寿而作,也请为我唤来歌者一展歌喉。

逐句剖析

"文采汉机轴":有着如汉代文章般精妙的文采,

"人物晋风流":有似晋代名士般风流的气质。

"丈夫有此":大丈夫拥有这些,

"便可谈笑觅封侯":就可以在谈笑间谋取封侯的功名。

"试问湘南水石":试问湘南的山水,

"今古阅人多矣":从古至今见过了多少人,

"曾见此公不":可曾见过这样的人物。

"名姓出天上":他的名声如从天上而来,

"声誉塞南州":在南方地区声誉极高。

"斩楼兰":他立志要像斩杀楼兰王,

"擒颉利":擒获颉利可汗那样,

"志须酬":实现自己的壮志。

"青衫何事":可为何还只是身着青衫,

"犹在楚尾与吴头":滞留在楚尾吴头这样的偏远之地。

"闻道长安灞水":听说长安灞水一带,

"尽是三槐风月":尽是美好的风光,

"好奉板舆游":正好可以侍奉长辈去那里游玩。

"此曲为君寿":这首曲子是为你祝寿而作,

"为我唤歌喉":也请为我唤来歌者一展歌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文采汉机轴》是宋代词人刘过创作的词作。此词开篇盛赞友人拥有如汉代文人般卓越的文采和晋代人物的风流气质,认为凭此便能轻松获取封侯之位。接着借湘南水石之问,突出友人声名远扬。下片激励友人应有如斩楼兰、擒颉利般远大志向并努力实现,同时对其身处楚尾吴头不得志的现状表示疑惑,又以长安灞水的美好劝其奉亲出游。全词以豪迈之语,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赞美、深切期望与真挚祝福,展现出刘过词作豪放大气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诗人

刘过(1154~1206),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入仕,流落江湖间,曾从辛弃疾游,晚年寓居昆山。刘过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刘”。今存其词八十多首,多感时论事、抒写平生豪气之作。其诗作多悲壮感慨。代表作品有《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沁园春·张路分秋阅》《登多景楼》等。著有《龙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水调歌头·文采汉机轴》上片“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此句是对上阕友人的高度赞誉。“汉机轴”将友人的文采比作汉代文章的关键架构,凸显其文采斐然,底蕴深厚。“晋风流”则以晋代人物超凡脱俗、洒脱不羁的气质为参照,表明友人在气质风度上同样出众。“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意思是大丈夫若具备这样的文采与风度,便能在轻松谈笑间谋取封侯之位。此句暗示友人才能卓越,获取功名应是轻而易举之事,流露出对友人的极大认可与期许。“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词人以湘南水石为发问对象,水石历经古今,阅人无数。通过这一疑问,进一步强调友人的独特与不凡,在众多人物中显得极为突出。“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形容友人声名远扬,仿佛其名字从天而降般受人瞩目,在南方地区声誉极高,这两句再次强化了友人的声名之盛。下片“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斩楼兰”和“擒颉利”都是历史上建立卓越功勋的事迹,此处词人以这两个典故激励友人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体现出一种豪迈的气魄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青衫”在古代常指地位低微者的服饰,这里指代友人。词人对友人屈居在楚尾吴头这样的偏远之地感到不解,流露出对友人怀才不遇境遇的同情。“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长安灞水”象征着繁华的都城,“三槐风月”描绘出美好宜人的景致,“奉板舆游”则表示侍奉长辈出游。此句是说都城中有着美好的景色,友人应侍奉长辈前往游玩,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及其家人的美好祝愿,另一方面也从侧面暗示友人不应久居偏僻之地,而应前往更广阔的天地发展。“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最后点明创作此词的目的是为友人祝寿,希望通过歌唱来表达这份祝福,体现出词人对友人真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铨《点绛唇·一朵千金》

下一篇:宋·蔡襄《北苑十咏·试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