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
yuà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shuǐ
zòng
héng
shù
chú
chuāng
cán
mèng
niǎo
xiāng
chūn
fēng
chuī
xiāng
cǎo
shān
běi
shān
nán

译文

野水纵横冲刷着房屋的台阶,午窗下残梦未消,鸟儿在窗外啼叫相呼。春风每日吹拂着香草,山南山北的小路几乎被遮蔽。

逐句剖析

"野水从横漱屋除":野水纵横冲刷着房屋的台阶,

# 屋除:屋前台阶。,漱:冲刷。

"午窗残梦鸟相呼":午窗下残梦未消,鸟儿在窗外啼叫相呼。

# 鸟相呼:语本杜甫《倦夜》:“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春风每日吹拂着香草,

# 春风日日:语本唐人孟郊《连州吟》:“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山北山南路欲无":山南山北的小路几乎被遮蔽。

# 路欲无:指芳草滋生,把路径都掩盖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悟真院》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此诗以悟真院为背景,通过“野水纵横”“香草路无”等意象,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生机,暗喻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诗中“午窗残梦”的细节,既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又暗含对往昔政治生涯的疏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午窗残梦鸟相呼”中“呼”字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态,暗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动静结合:“野水从横”的动态与“午窗残梦”的静态形成对比,凸显环境的清幽。象征:“春风香草”象征生命力与自由,“路欲无”暗喻诗人对仕途的疏离与对自然的皈依。

2. 分段赏析

首句“野水从横漱屋除”以动态描写开篇,“野水纵横”的磅礴气势与“漱屋除”的细微动作形成张力,既写自然之景,又暗喻诗人内心的波澜。次句“午窗残梦鸟相呼”笔触转向室内:诗人从午睡残梦中醒来,窗外鸟鸣声声,“残梦”与“鸟相呼”的组合,既营造出慵懒闲适的氛围,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怅惘。后两句“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陡然宕开,以“春风”“香草”的盎然春意与“路欲无”的幽闭境界形成对比,既写自然的蓬勃生机,又隐喻诗人在隐逸中渐忘世路的心境。全诗以景语贯穿,从野水到鸟鸣,从春风到幽径,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从尘世喧嚣走向自然怀抱的精神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蝶恋花·千叶早梅夸百媚》

下一篇: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