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江边好":喜欢这江边景色的美好,
"留连至日斜":简直使我留连忘返,一直到太阳落山了还不想回家。
# 日斜:傍晚时西斜的太阳。,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眠分黄犊草":有时候跟小黄牛划分一块草地在那里睡觉,
# 黄犊:小黄牛。犊,小牛。,眠:睡觉。
"坐占白鸥沙":有时候闲坐占据了白鸥嬉戏的沙滩。
# 占:占据。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乡村为题材的五言绝句。全诗描绘江边景致,以简洁字句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表达诗人对江边景色的喜爱。
2.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直抒胸臆,以“爱此江边好”点明对江畔景致的由衷喜爱,“留连至日斜”则进一步展现诗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的状态,侧面烘托出江边景色的迷人魅力。诗人从上午直至夕阳西下,始终徘徊于此,足见此地风光之独特。后两句“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则将笔触聚焦于具体场景,描绘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时而安卧于黄牛身旁的碧草之上,时而静坐于白鸥栖息的沙滩之畔。“分”“占”二字堪称神来之笔,生动展现出诗人融入自然的惬意姿态,仿佛与黄牛、白鸥共享这片天地,凸显出其内心的宁静与童真。同时,“草”与“沙”相对,实字对仗,简洁有力,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表现力。诗中“黄犊”“白鸥”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为画面增添灵动之感;“眠”与“坐”两个动作,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刻画出物我两忘的境界。诗人以充满童趣的视角与笔调,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种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出其追求心灵自由、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有限的字句间蕴含着无限的诗意与情趣,于平淡中见奇崛。
3. 作品点评
此诗以精妙笔触,在寥寥数语间尽显深厚造诣。虽篇幅简短,却以凝练之笔勾勒出清新悠然的江畔图景,生动展现诗人与自然相融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呼之欲出,以小见大,将丰富意韵与恬淡情怀融入其中。
# 卢纶《山中绝句》云:“阳坡草软厚如积,因与鹿麋相伴眠。”王介甫止用五字,道尽此两句。如云‘眠分黄犊草’,岂不简而妙乎?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
上一篇: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下一篇:宋·陆游《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