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shī

朝代:元作者:元好问浏览量:2
shòu
zhú
téng
xié
guà
cóng
huā
cǎo
luàn
shēng
lín
gāo
fēng
yǒu
tài
tái
huá
shuǐ
shēng

译文

瘦长的竹节上挂满了藤蔓,花草密集地生长在一起。由于树高,山风吹来,摇曳多姿,溪水从长满青苔的涧底流过,悄然无声。

逐句剖析

"瘦竹藤斜挂":瘦长的竹节上挂满了藤蔓,

# 瘦竹:形容竹节瘦长坚硬的样子。

"丛花草乱生":花草密集地生长在一起。

# 丛:花草密集的样子。一作幽。

"林高风有态":由于树高,山风吹来,摇曳多姿,

# 态:形状。这里指风吹林动的样子。

"苔滑水无声":溪水从长满青苔的涧底流过,悄然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山居杂诗》是金朝元好问创作的五言古诗。诗人以简洁笔触描绘山居景致,前两句“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展现出野趣横生的自然画面;后两句“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刻画林中风姿与涧水悄流之景。写作上,运用白描手法,精准捕捉景物特征,动静结合营造清幽氛围。此诗最大特点是用质朴语言勾勒出阒寂山间之美,给人清新脱俗之感,尽显元好问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诗。诗中描绘了山居的自然景色,通过“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展现出野趣横生的景象,又以“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刻画高林中风的姿态和涧底悄无声息的流水,营造出阒寂清幽的山间氛围,体现了自然景物的独特之美,给人清新脱俗之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从形象塑造看,勾勒出瘦竹与斜挂之藤、丛生之花与乱长之草的画面,“瘦”“乱”字精准点出景物特征,凸显所在地荒僻恬静,植物自在生长。语言方面,用字凝练,“斜挂”“乱生”生动展现植物姿态。表达技巧上,对仗工整,为读者呈现出富有野趣的近景画面,奠定全诗自然清新基调。颔联“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形象上,描绘出高林中风姿摇曳、青苔满布的溪涧流水悄然之态。语言运用巧妙,以因果关系呈现景象,简洁明了。表达技巧中,同样对仗工整,“林高”与“苔滑”、“风有态”与“水无声”相互映衬,将远景刻画得清幽静谧。这两句与首联呼应,诗人通过对八种自然景象的有机连接,构成一幅美丽山居图景,生动展现出山居清幽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冕《蚕作茧》

下一篇:元·任昱《清江引·钱塘怀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