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òu
chóu
chǔ
shì
yùn
èr
shǒu

朝代:清作者:顾炎武浏览量:3
qīng
qiè
pín
chuī
yuè
shí
jiā
qióng
chóu
yóu
jià
ruǎn
shēng
chē
shí
dāng
hàn
zhà
chén
hán
chóu
jiù
xiàng
jiā
líng
què
shēng
āi
huí
zhào
shān
chuí
lèi
chūn
huā
xiāng
jiāng
biàn
便
shì
tiān
yòng
chéng
fàn
dǒu
chá

译文

刘越石频频吹奏着胡笳,笳声清越激切,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正当汉人的腊日,先朝遗臣照样按礼祭祀,凛然大义永远激励着深怀亡国仇恨的旧相之家。夕阳回照着先朝的陵墓宫阙,使人频添悲哀,河山流下眼泪,期待着大地发出新花。你我相互扶持,便是天涯的伴侣,用不着再白白去乘那浮海的木筏。

逐句剖析

"清切频吹越石笳":刘越石频频吹奏着胡笳,笳声清越激切,

# 笳:胡笳。,越石:晋人刘琨,字越石,以坚守抗敌著称。,清切:清越激切。

"穷愁犹驾阮生车":阮籍尝独自驾车而出,走到途穷之处便恸哭趋车而回。

"时当汉腊遗臣祭":正当汉人的腊日,先朝遗臣照样按礼祭祀,

# 腊:岁终祭神。汉腊借指明朝正朔。

"义激韩仇旧相家":凛然大义永远激励着深怀亡国仇恨的旧相之家。

# 韩仇:指张良为韩国复仇事。

"陵阙生哀回夕照":夕阳回照着先朝的陵墓宫阙,使人频添悲哀,

"河山垂泪发春花":河山流下眼泪,期待着大地发出新花。

# 河山垂泪发春花:用杜甫《春望》诗意。

"相将便是天涯侣":你我相互扶持,便是天涯的伴侣,

# 相将:相随,共同。

"不用虚乘犯斗槎":用不着再白白去乘那浮海的木筏。

# 槎:筏子。,斗:星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一)》是清代学者顾炎武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以刘琨、阮籍的典故,赞扬傅山坚持不懈的抗清精神;颔联借陈咸、张良的故事,彰显傅山的民族气节与反清决心;颈联移情于景,抒发对山河沦陷的悲痛;尾联表达与傅山虽天涯相隔,但心灵相通、互相扶持的情谊。全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情感沉郁,展现了顾炎武与傅山共同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反清复明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清之际思想家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本名绛,字宁人,号亭林,学者称其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早年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积极参与抗清起义,失败后游历华北等地,不忘复国。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与归庄有“归奇顾怪”之称。其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政治经济、音韵训诂等都有研究。其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的乾嘉学派有很大影响。主张“经世致用”,提出“舍经学无理学”等观点。政治上,他要求君主分权而治,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文学上,他要求作品为“经术政理”服务。其诗学杜甫,风格苍凉沉郁、慷慨悲壮。代表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一)》是清代学者顾炎武创作的七言律诗,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秋,顾炎武由河北入山西,在太原结识傅山,二人一见如故。次年春,顾炎武外出回家途中与傅山相遇,傅山以《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诗》相赠。顾炎武有感于傅山的民族气节,以及自己对失去山河的悲痛,为酬答傅山并勉励友人互相扶持,创作了《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友人的诗。表达了对傅山民族气节的赞扬,对失去山河的悲痛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共同志向基础上的深厚友情,以及为反清复明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2. 写作手法

用典:“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晋书·刘琨传》记载晋代刘琨被胡骑围困于晋阳,他便朝夕吹奏胡笳,笳声激起胡人思乡之情,于是胡骑便解围而去。刘琨是古代爱国英雄,傅山是明末清初有气节的爱国志气,尝自称有“弯疆跃骏之骨。”这里顾炎武把他与刘琨相比是为了颂扬他的爱国精神。

3. 分段赏析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两句,借《晋书・刘琨传》中刘琨被围吹奏胡笳退敌,以及《晋书・阮籍传》里阮籍途穷恸哭的典故。诗人以刘琨的被围困境和阮籍的途穷之态,来比喻傅山从事抗清活动的艰难处境,又通过“频吹”“犹驾”生动地赞扬了傅山坚持不懈、战斗不息的精神。“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两句,运用西汉末年陈咸率子按汉制腊祭不承认王莽政权,以及张良为韩报仇的典故。诗人以此来比喻傅山在生活上仍遵循明制,不做亡国奴,赞扬了傅山不投靠清廷,一心献身于反清复明事业的高尚气节。“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两句,诗人在瞻拜明故宫陵墓、漫游各地时,心中满是悲伤痛苦。此时诗人运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将自己的哀愁赋予陵阙与河山,连陵阙在夕照下都生出哀愁,河山在春花绽放时也仿佛垂下泪水,足见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之情是何等深切。“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两句,引用《博物志》中天河与海通,有人乘浮槎往来的典故。诗人在此表述,只要与傅山互为声援扶助,即便相隔天涯,也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般,无需长途跋涉互相探访,彼此心灵也是紧密相连的,体现出二人建立在共同志向上的深厚友情。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既颂扬了傅山的崇高气节,亦是顾炎武自抒心志之作。诗中巧妙化用四个典故,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全篇情感充沛激昂,字里行间流露出悲壮雄浑之气,从中可深切感受到顾炎武的广阔胸襟与高尚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顾炎武这两首答傅山的诗,语言亲切,充满了对老友的挚爱和劝勉,由于两人都是博通淹贯的学人,所以诗歌博征繁引,广泛地运用历史典故表意。象第一首共八句,几乎句句都包含有史事典故而又挥洒自如,如盐撮水,显示出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不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邓魁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此诗(第二首)针对原倡流露的“叹息”消沉情绪,反复强调反清事业虽已失败,但总有一天能够重振旗鼓,兴复汉室。颈联“苍龙”两句,尤其表达了诗人自身老当益壮,矢志抗清的决心和信念,历来为人传诵不休。

不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系教授朱则杰《诗词精品:名家编注十九元明清诗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冒襄《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下一篇:清·乾隆《题盘谷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