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曰":《述祖德诗》序:
"太元中":太元(
"王父龛定淮南":我的祖父以淝水之战保卫了天子尊严。
"负荷世业":弘扬了贵族精神,
"专主隆人":开创我谢氏世袭家业。
"逮贤相徂谢":后来贤相(指江表伟人谢安)去世,
"君子道消":君子之道为之消退。
"拂衣蕃岳":辞去高官,
"考卜东山":养老于会稽的东山。
"事同乐生之时":这情况和战国时乐毅的遭遇相同,
"志期范蠡之举":我的祖父效仿古代贤人范蠡。
"达人贵自我":见识超群的人自有主见,
# 达人:远见卓识者。这里指隐居者。
"高情属天云":高洁的情操直逼云天。
# 属:连接。,高情:高洁的情操。
"兼抱济物性":怀抱着拯世济物的秉性,
# 济物: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兼:兼济之兼。
"而不缨垢氛":不因污浊的环境而蜕变。
# 垢氛:尘秽。,缨:绕,沾染。
"段生藩魏国":段干木的贤德可以退却秦兵,
# 藩:篱笆,屏障。,段生:段干木。战国晋人,流寓魏国,为魏文侯所敬重。因魏文侯能礼贤下士,故秦国不敢攻魏。
"展季救鲁民":柳下惠的智慧确保了鲁国的平安。
# 展季:即展获,字禽,亦即柳下惠。春秋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夏,齐孝公出兵伐鲁,齐兵尚未攻入鲁国国境,僖公即派展喜去慰劳。展喜按展季的指示说服齐国退兵。
"弦高犒晋师":商人弦高免除郑国一场灾难,
# 犒:以辛劳而赏赐以财帛、食物。,弦高:春秋时郑国商人。秦将兴师伐郑,贾人弦高遇之,一面派人通知郑国国君,一面佯作犒劳秦师。秦军以为郑国已设防,便放弃了偷袭郑国的计划。
"仲连却秦军":鲁仲连却秦军仗着非凡的胆识。
# 却:退。,仲连:即鲁仲连,齐国人。赵孝成王时,秦将白起在长平破赵军四十万,乘胜围困赵国首都邯郸。魏安釐王派晋鄙领兵十万去救赵。晋鄙惧怕秦军强大,不敢对垒,反派辛垣衍间道入邯郸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这时鲁仲连正在围城之中,他驳斥了辛垣衍的主张,时魏信陵君设法偷得魏王虎符,指挥魏军进攻,秦军乃退。
"临组乍不绁":面对官爵而不动心,
# 绁:打结。,乍:止。,组:丝带,古人用来佩玉挂印。
"对圭宁肯分":玉佩于我如粪土般轻贱。
# 圭:瑞玉。古代皇帝分封爵位皆赐珪璧以为符信。
"惠物辞所赏":做了好事不思图报,
# 辞:谢绝,辞却。,惠物:有惠于人。
"励志故绝人":坚定志向藐视世俗之见。
# 绝人:不同一般世俗之人。,励:勉励。
"苕苕历千载":高风亮节无远不至,
# 苕苕:遥远。
"遥遥播清尘":流芳百世历尽千年。
# 清尘:清高的遗风。言高让之德,清尘远播千载。,播:发扬。
"清尘竟谁嗣":至清至高的境界谁来继承,
# 嗣:继承。
"明哲垂经纶":是我的祖父谢玄。
# 经纶:本指治丝,以喻人的组织才能。言我祖有明智经纶之才。,明哲:深明事理者,指谢玄。
"委讲辍道论":放弃那言不及义的清谈,
# 辍道论:停止对道学的讨论。辍:一作缀。,委讲:放弃清谈。委,弃。
"改服康世屯":抵抗北方的侵略者苻坚。
# 世屯:世难。指苻坚的南侵。,康:平定。,改服:改换服装。指脱下隐士的服装,而改穿戎装。
"屯难既云康":天下已经平定,
"尊主隆斯民":尊王爱民保平安。
# 隆:大也。
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幼时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客儿,后世又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谢朓合称为“大小谢”,加上族弟谢惠连合称为“三谢”;与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有“玄言”余习,又“颇以繁芜为累”。他创作的《山居赋》作为山水赋的代表,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也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赞赏诗。诗人介绍了达人贵自我、有高情且心怀济物之性的特质,描绘了段生、展季、弦高、仲连等历史人物惠物辞赏、励志绝人的事迹,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清尘高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达人高情、济物精神的赞赏与向往,以及希望明哲能垂经纶、解决屯难、尊主隆民的期盼。
2. 分段赏析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开篇点明达人(通达事理之人)看重自我,高雅的情怀如同天上的云般高远。他们不仅心怀救济世人的本性,还能不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这几句诗塑造了一种理想人格,为后文列举历史人物和赞颂祖父做了铺垫,展现出诗人所推崇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诗人列举了段干木、展季、弦高、鲁仲连四位历史人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拯救国家或百姓。段干木以德行保卫魏国,展季救助鲁国人民,弦高用财物犒劳秦军使郑国免遭侵犯,鲁仲连凭借口才击退秦军。这些事例具体展现了“达人”济物的行为,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进一步丰富了“达人”的形象。“临组乍不緤,对圭宁肯分。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描述了这些达人面对印绶和玉圭等象征功名利禄的东西时,不会轻易接受,他们救济世人却推辞赏赐,励志的行为远超常人。此句深入刻画了达人的高尚品格,他们不被物质利益所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凸显了其精神的可贵。“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感慨这些达人的美好事迹历经漫长岁月,其高尚声誉广泛传播。但如今这样的高尚风气谁能继承呢?而明智的人(如祖父)开始施展自己的治国方略。此句承上启下,由对历史人物的赞颂过渡到对当下祖父的描写,引发了对传承的思考。“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描述祖父谢玄放弃讲学和谈论道义,改变装束去挽救社会的危难。当社会的危难解除后,又尊崇君主,让百姓生活富足。此句具体赞颂了祖父的功绩,体现了他对家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完成了从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到对现实人物(祖父)的歌颂的转变,表达了对祖父的敬仰和赞美。
下一篇:南北朝·沈约《咏湖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