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yuè
sān
shì
yàn
西
chí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浏览量:2
xiáng
guān
dié
,
hóng
鸿
huāng
chuán
jiàng
yún
niǎo
,
yuē
shèng
tiān
chéng
táng
mìng
,
zhōu
shāng
jiān
jiāng
zhī
yǒng
,
huáng
xīn
wéi
juàn
shěn
nǎi
chūn
,
shí
fāng
yǎn
làn
shāng
wēi
,
zhōu
liú
lán
diàn
殿
bèi
cháo
róng
,
yuè
què
yàn

译文

仔细阅览典籍史册,远古混沌的时代没有记载流传。时代降到了以云鸟等物命名的时代,出现圣人并效法天道。虞舜承接唐尧的天命,周朝继承商朝的艰难基业。长江水流长远啊,君王心中满怀眷恋。况且正值暮春时节,适时的景物芬芳繁盛。源头的水流蜿蜒曲折,环绕着兰花般芳香的殿阁流淌。朝廷礼仪完备庄重,傍晚宴会在乐曲结束后停歇。

逐句剖析

"详观记牒,":仔细阅览典籍史册,

"鸿荒莫传":远古混沌的时代没有记载流传。

"降及云鸟,":时代降到了以云鸟等物命名的时代,

"曰圣则天":出现圣人并效法天道。

"虞承唐命,":虞舜承接唐尧的天命,

"周袭商艰":周朝继承商朝的艰难基业。

"江之永矣,":长江水流长远啊,

"皇心惟眷":君王心中满怀眷恋。

"矧乃暮春,":况且正值暮春时节,

"时物芳衍":适时的景物芬芳繁盛。

"滥觞逶迤,":源头的水流蜿蜒曲折,

"周流兰殿":环绕着兰花般芳香的殿阁流淌。

"礼备朝容,":朝廷礼仪完备庄重,

"乐阕夕宴":傍晚宴会在乐曲结束后停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是南朝宋谢灵运所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围绕三月三日宫廷侍宴展开,先追溯历史,从鸿荒时代到虞、周,彰显皇权天授;后描绘暮春西池宴饮场景,如时物芳衍、礼乐完备等。全诗将怀古与宴饮结合,既显深厚文化底蕴,又营造出庄重而欢快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幼时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客儿,后世又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谢朓合称为“大小谢”,加上族弟谢惠连合称为“三谢”;与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有“玄言”余习,又“颇以繁芜为累”。他创作的《山居赋》作为山水赋的代表,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也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详观记牒,鸿荒莫传”,诗人开篇便展现出对历史的深入探寻,仔细翻阅各类史册典籍。然而,鸿蒙荒远的远古时代,因年代过于久远,缺乏文字记载,其事迹已无法确切流传。这两句营造出一种神秘、悠远的氛围,引发读者对历史源头的遐想,也为后文引出皇权天授的主题埋下伏笔。“降及云鸟,曰圣则天”,“云鸟”象征着特定的历史纪年或神秘意象,从远古不可考的时代发展到有“云鸟”之说的时期,强调圣明的君主是秉承天意而统治天下。此句将帝王的统治与上天紧密相连,赋予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凸显了帝王地位的至高无上。“虞承唐命,周袭商艰”,通过列举虞舜继承唐尧的帝位、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事件,进一步阐述朝代更迭是天命所归。虞、周两朝的兴替,体现了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强化了皇权传承的合法性。“江之永矣,皇心惟眷”,以江水的悠长无尽,比喻帝王对天下百姓的关怀与眷顾长久不息。展现出帝王心系苍生、恩泽广布的仁爱形象。“矧乃暮春,时物芳衍”,描绘暮春时节万物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宴饮增添了自然的美感和欢快的氛围。“滥觞逶迤,周流兰殿”,“滥觞逶迤”,以“滥觞”代指酒水,描绘其如源头小溪般蜿蜒曲折、缓缓流淌之态,灵动鲜活。“周流兰殿”则展现酒水在华丽雅致的兰殿中四处环绕,既凸显宫廷宴饮的奢华排场,又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欢快愉悦的氛围,尽显宴饮之乐。“礼备朝容,乐阕夕宴”,“礼备朝容”,刻画了早晨宫廷中礼仪周全、仪态庄重的场景,各项礼制一丝不苟,彰显皇家威严与尊贵。“乐阕夕宴”,描绘傍晚时分宴会在悠扬乐声中结束,乐声停歇暗示着宴饮的圆满,让人感受到宴会从早至晚的尽兴欢畅,余韵袅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建除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