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o
ruǎn
gōng
shī
shí
shǒu
jiǔ

朝代:南北朝作者:江淹浏览量:2
xiāo
yuè
huī
西
guī
yìng
dōng
hǎi
jiā
duō
fēn
zài
cǎi
gǎo
fēi
qíng
guāng
yīn
mìng
shuí
dài
fēng
biàn
cháng
gòng
shān
chuān
zài
rén
dào
rán
xiāo
sàn
suí
fēng
gǎi

译文

夜空的明月照耀着西方的尽头,女圭的光彩映照在东海之上。美好的事物各有不同的风姿,芬芳的花朵绽放出奇异的光彩。那些如绮罗、白绢般的美好事物并非没有情意,只是时光流逝,又能等待谁呢。它不与风雨一起改变,能长久地与山川共存。世人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会随着风雨而消散、改变。

逐句剖析

"宵月辉西极":夜空的明月照耀着西方的尽头,

"女圭映东海":女圭的光彩映照在东海之上。

"佳丽多异色":美好的事物各有不同的风姿,

"芬葩在奇采":芬芳的花朵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绮缟非无情":那些如绮罗、白绢般的美好事物并非没有情意,

"光阴命谁待":只是时光流逝,又能等待谁呢。

"不与风雨变":它不与风雨一起改变,

"长共山川在":能长久地与山川共存。

"人道则不然":世人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消散随风改":会随着风雨而消散、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九)》是南北朝江淹所作的五言组诗,此诗为第九首,收录于《江文通集汇注》。描绘出夜晚明月光辉洒向西极,神秘的“女圭”(一说指月亮相关形象)映照东海的壮阔景象。接着用佳丽、芬葩展现出世间美好事物的独特风姿。随后则暗示时光易逝,美好难久。最后以自然事物的永恒,对比“人道则不然,消散随风改”,感慨人世的无常与变幻。这组诗借景与物,以阮籍的风格,含蓄表达江淹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在对自然永恒与人世无常的对比中,蕴含着深沉的哲理与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文学家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人。早年孤贫好学,在仕途上不甚得志,历仕宋、齐、梁三代。梁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其诗幽深奇丽、长于拟古,以《杂体诗三十首》最为知名。赋以《恨赋》《别赋》较有名,文辞精美,情调悲凉凄婉。晚节才思减退,相传梦一丈夫向之索还五色笔,时称“江郎才尽”。今存《江文通集》辑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江淹《自序传》载:“宋末多故,宗室有忧生之患。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冀侥幸于一旦。淹尝从容谏之,论人事成败。每曰:‘殿下不求宗庙安,若信左右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台矣。’王终不纳,反益疑焉。及王移镇朱方,淹复为镇军参事,领东海郡垂。时王与不逞之徒,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赋诗十五首,略明性命之理,用以讽谏。”此诗盖为讽南朝宋宗室刘景素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宵月辉西极,女圭映东海”,开篇诗人便勾勒出一幅宏大的月夜图。夜晚的月亮,散发着皎洁光辉,将那遥远的西方边际照亮,紧接着“女圭映东海”,这里的“女圭”或许指代月亮中的某些形象,比如嫦娥、玉兔等,它们映照在浩渺无边的东海之上,给这画面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广袤天地间的月夜之下。​“佳丽多异色,芬葩有奇采”,诗人将目光从宏大的天地之景,转向世间美好的事物。“佳丽”身姿曼妙,有着与众不同的美丽色彩;“芬葩”花朵娇艳,散发着奇特的光彩。通过对这些美好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世间万物的独特风姿。​“绮缟非无情,光阴命谁待”,“绮缟”这类美丽的丝织品似乎也饱含着情感。可时间却毫不留情,不会等待任何人。此句暗示时光匆匆流逝,即便美好的事物,也难以长久留存,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美好难久的感慨。​“不与风雨变,长共山川在”,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如山川等,不会因风雨的侵袭而改变,它们长久地存在着,与天地山川相伴。这里以自然事物的永恒不变,作为一种参照。​“人道则不然,消散随风改”,与自然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人世的一切却截然不同。人的生命、情感以及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像风一样,轻易地消散、改变,充满了无常。诗人在此借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深刻地表达出对人世无常的无奈与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其二)》

下一篇:南北朝·范云《送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