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chàng

朝代:魏晋作者:曹操浏览量:2
jià
liù
lóng
chéng
fēng
ér
xíng
xíng
hǎi
xià
zhī
bāng
dēng
gāo
shān
lín
chéng
yún
ér
xíng
xíng
hǎi
wài
dōng
dào
tài
shān
xiān
rén
xià
lái
áo
yóu
cān
jià
liù
lóng
yǐn
jiāng
shuǐ
jìn
dōng
liú
jiě
chóu
yǐn
jiāng
fèng
chí
xíng
dōng
dào
péng
lái
shān
shàng
zhì
tiān
zhī
mén
què
xià
yǐn
jiàn
chì
sōng
xiāng
duì
miàn
wàng
shì
zhèng
kūn
huáng
kāi
xīn
zhèng
xīng
bǎi
dào
zhì
chuán
gào
qióng
kǒu
dàn
dāng
ài
shòu
寿
wàn
nián
dōng
dào
hǎi
tiān
lián
shén
xiān
zhī
dào
chū
yǎo
míng
cháng
dāng
zhuān
zhī
xīn
tián
dàn
suǒ
kài
mén
zuò
shǒu
tiān
yuàn
shén
zhī
rén
chéng
jià
yún
chē
cān
jià
bái
鹿
shàng
dào
tiān
zhī
mén
lái
shén
zhī
yào
guì
shòu
zhī
jìng
shén
dāng
dào
lái

译文

驾驭六条神龙,乘着风飞行。行遍四方大海,途经天下八方邦国。遍历高山、亲临溪谷,驾着云前行。行至四海之外,向东抵达泰山。仙人与玉女,降临凡间遨游。我驾着六龙饮用玉浆。黄河水枯竭,不再向东流。消解心中忧愁,饮用玉浆。持着信物前行,向东来到蓬莱山,登上天宫之门。在玉阙之下,获引荐得以进入,与赤松子相对而坐,向四周眺望,眼前一片明亮辉煌。开启玉心顿生兴致,百道元气涌来。仙人传告无尽奥秘后让我闭口,只需爱惜元气便可长寿万年。向东抵达大海,与天相连。神仙的门道,深远难测,需时刻专注坚守。内心恬淡,无所贪求。想要闭门静修自守,天会赐予元气。盼望遇到神仙中人,乘坐云车,驾着白鹿,登上天宫之门,赐我神药。跪地接受神药,恭敬虔诚。如此修行,仙道自会降临。

逐句剖析

"驾六龙":驾驭六条神龙,

"乘风而行":乘着风飞行。

"行四海":行遍四方大海,

"路下之八邦":途经天下八方邦国。

"历登高山临溪谷":遍历高山、亲临溪谷,

"乘云而行":驾着云前行。

"行四海外":行至四海之外,

"东到泰山":向东抵达泰山。

"仙人玉女":仙人与玉女,

# 玉女:神话中的华山神女。

"下来翱游":降临凡间遨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我驾着六龙饮用玉浆。

# 玉浆: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饮料。,骖驾:三匹马驾的车子,泛指车马。

"河水尽":黄河水枯竭,

"不东流":不再向东流。

"解愁腹":消解心中忧愁,

"饮玉浆":饮用玉浆。

"奉持行":持着信物前行,

"东到蓬莱山":向东来到蓬莱山,

"上至天之门":登上天宫之门。

"玉阙下":在玉阙之下,

"引见得入":获引荐得以进入,

"赤松相对":与赤松子相对而坐,

"四面顾望":向四周眺望,

"视正焜煌":眼前一片明亮辉煌。

# 焜煌:辉煌。

"开玉心正兴":开启玉心顿生兴致,

"其气百道至":百道元气涌来。

"传告无穷闭其口":仙人传告无尽奥秘后让我闭口,

"但当爱气寿万年":只需爱惜元气便可长寿万年。

"东到海":向东抵达大海,

"与天连":与天相连。

"神仙之道":神仙的门道,

"出窈入冥":深远难测,

# 入冥:犹言上青天。,窈:深远。

"常当专之":需时刻专注坚守。

"心恬澹":内心恬淡,

# 恬澹:清静淡泊。

"无所愒":无所贪求。

"欲闭门坐自守":想要闭门静修自守,

"天与期气":天会赐予元气。

"愿得神之人":盼望遇到神仙中人,

"乘驾云车":乘坐云车,

"骖驾白鹿":驾着白鹿,

"上到天之门":登上天宫之门,

"来赐神之药":赐我神药。

"跪受之":跪地接受神药,

"敬神齐":恭敬虔诚。

"当如此":如此修行,

"道自来":仙道自会降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气出唱(其一)》为东汉曹操所著诗作。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统帅与魏晋诗坛的重要人物,曹操在诗中看似铺陈求仙之道,实则深蕴政治家的胸襟抱负。全诗以真切情思与雄浑笔力,借游仙题材吐露对宇宙人生的通达态度,字里行间奔涌着浪漫主义豪情,亦彰显出军事家兼政治家的宏阔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末政治家、文学家

曹操(155~220),东汉末政治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初举孝廉,在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过程中扩充军事力量,后迎献帝都许,逐步削平各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部,在赤壁之战中战败。后曹丕代汉,追谥其为武帝,世称魏武帝。曹操尤善诗,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苦难,善用乐府古题描写现实生活。散文清峻整洁,部分诏令真率自然,具有通脱之风。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著有《魏武帝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由两汉曹操所作。曹操身处汉末乱世,虽在政治、军事上建树颇多,却也面临人生有限、世事难测的困境。为凝聚各方力量、巩固政治集团,同时寄托对长生与超越现实的向往,他借游仙题材创作此诗。彼时,游仙思想在士大夫中流行,曹操既受时代思潮影响,又欲借游仙境界,隐晦表达政治抱负,将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融入浪漫想象,借诗抒发情志,也试图通过游仙意象,团结向往仙道的群体,服务于政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游仙诗,也是一首抒情言志诗。介绍了诗人驾六龙乘风遨游四海、历登高山、至泰山遇仙人、赴蓬莱入天门见赤松,获长生启示并祈愿得神药成仙的奇幻历程,表达对长生的渴望、对宇宙的探索,以及隐晦的政治抱负与精神追求。

2. 写作手法

想象:“驾六龙,乘风而行”,以神话中“六龙”(太阳神车驾)为坐骑,突破现实束缚,赋予出行超凡气势;“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虚构仙人降临、共饮玉浆的场景,让神话人物与自身遨游行动融合;“上至天之门。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打造天门、玉阙、遇赤松(传说中仙人)的仙境,将想象推向极致。这些想象,让诗歌充满神秘浪漫色彩,使抽象的长生追求、宇宙思考,变得具体可感,如临其境。铺陈:从“行四海,路下之八邦”起笔,勾勒广阔遨游范围;接着“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东到泰山”,细化行程,借“历登”“东到”推进;再写“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聚焦关键仙境;末段围绕求神药、守道成仙展开。每一步都详细叙述,像逐步展开的奇幻长卷,让游仙过程清晰且富有层次,强化诗歌叙事性与画面感,使读者跟随诗人遨游脚步,感受情志抒发的节奏。象征:“东到泰山”中“泰山”象征权力与正统(古代帝王封禅之地),暗含曹操一统天下、彰显权威的政治抱负;“仙人”“神药”象征超越现实、获得长生与智慧,映射对生命永恒、精神升华的追求;“天之门”象征高远境界,代表对宇宙真理、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借象征隐喻,将个人情志、政治理想,融入游仙场景,让诗歌突破单纯叙事,具备深刻思想内涵。

3. 分段赏析

“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东到泰山”开篇展现磅礴游仙开篇。“驾六龙,乘风而行”,以神话中象征太阳与权威的“六龙”为坐骑,“乘风”凸显超凡行动力,瞬间构建超现实遨游情境,尽显豪迈气势。“行四海,路下之八邦”,“四海”“八邦”涵盖广阔疆域,既写游仙范围之广,也暗含对天下格局的想象(呼应曹操政治视野)。“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历登”体现行程艰辛与探索精神,“乘云”强化游仙的奇幻特质,让行动脱离凡俗。“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东到泰山”具特殊意义,泰山作为古代封禅圣地,象征正统与权力,此句隐晦融入曹操的政治抱负,使游仙叙事与现实情志初显关联,为全诗奠定豪迈又富含深意的基调。“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河水尽,不东流。解愁腹,饮玉浆”描绘仙人相遇与奇妙体验。“仙人玉女,下来翱游”,虚构仙人主动降临、共游的场景,让神话人物贴近自身,增添游仙的互动性与浪漫感;“骖驾六龙饮玉浆”,延续前文“驾六龙”设定,“饮玉浆”是仙境特有的美妙体验,象征摆脱尘世烦恼,进入超凡境界。“河水尽,不东流”,以违背自然规律的景象,凸显仙境的神奇(时间、空间规则异于人间),暗示进入超脱现实的维度;“解愁腹,饮玉浆”,“愁腹”对应尘世烦恼,“饮玉浆”实现解脱,借仙人、仙境之物,完成对现实忧愁的消解,让游仙的精神慰藉作用显现,深化诗歌对“超越凡俗”的追求。“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推进至核心仙境场景。“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奉持”显虔诚,“蓬莱山”是传说中仙境圣地,“天之门”象征最高境界,一步步抵达,强化游仙的神圣性与目标感。“玉阙下,引见得入”,“玉阙”尽显天宫威严,“引见得入”体现进入仙境的仪式感与殊荣,仿佛跨越现实与神话的边界。“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赤松”作为神话仙人,代表长生与智慧,“相对”实现与仙人对话的愿景;“视正焜煌”描绘天宫辉煌景象,从视觉冲击展现仙境的超凡,让诗人(及读者)沉浸式感受游仙的巅峰体验,将对宇宙、长生的探索,推向具象化的仙境互动,使诗歌的浪漫想象与精神追求深度融合。“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东到海,与天连”传递仙境启示与长生哲思。“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开玉心”象征心灵在仙境中开启、升华,“其气百道至”描绘神秘能量涌入,是与仙境融合、获得超凡感悟的体现。“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仙人(或仙境规则)传递“爱气寿万年”的长生要诀,“闭其口”暗含天机不可尽泄,强调对“气”(生命能量、宇宙元气)的珍视,是游仙追求长生的核心启示。“东到海,与天连”,以广阔自然景象收尾,呼应开篇“行四海”,展现宇宙的无尽与融合,让长生追求融入宏大宇宙观,使诗歌的哲思超越个人,上升到对宇宙生命规律的探索。“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心恬澹,无所愒。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跪受之,敬神齐。当如此,道自来”收束全诗,点明游仙修行与成仙祈愿。“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阐释神仙之道的幽微深邃,强调“专之”(专注坚守)的修行态度;“心恬澹,无所愒”,倡导内心恬淡、不贪不躁,是修行的精神基础。“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描绘闭门修行、等待天赐元气的状态,体现对神仙之道的实践追求。“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再次祈愿仙人降临、赐予神药,“云车”“白鹿”强化仙境意象,“赐神之药”是成仙关键。“跪受之,敬神齐”,以虔诚姿态接受神药,彰显对神仙之道的尊崇;“当如此,道自来”,说明遵循修行、虔诚待之,仙道自会降临,总结游仙修行逻辑,将个人情志、长生追求与神仙信仰融合,使诗歌成为游仙理想与精神追求的载体,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气出唱》为游仙诗,曹操以超凡想象力,虚构驾六龙遨游、与仙人交会等奇幻情节,借探寻长生之法、渴慕神药,隐晦传递对寿命延展的期许,以及欲借超凡之力达成宏远政治抱负的心声。全篇以虚妄想象为羽翼,将现实中对生命、事业的深层诉求,寄寓于瑰丽奇崛的游仙场景,想象纵横恣肆,叙事一波三折,构思突破常规,在虚幻与真实的交织中,尽显汉末枭雄复杂而宏大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饮酒·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