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君山":遨游君山,
# 君山:古称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
"甚为真":感觉很真实。
# 甚为真:甚为真实。
"磪䃬砟硌":错落不齐的大山小石,
# 砟硌:岩石错落不齐的样子。,崔嵬:磪嵬。古同“崔嵬”,(山)高峻。
"尔自为神":个个是神祇。
# 尔:你。
"乃到王母台":如同来到王母瑶台上,
# 王母:西王母。
"金阶玉为堂":金阶玉堂,
# 金阶:黄金的台阶。
"芝草生殿旁":灵芝长在殿旁。
# 芝草:灵芝草。
"东西厢":东西两厢,
"客满堂":客人全坐满。
"主人当行觞":主人依次敬酒,
# 行觞:犹行酒。谓依次敬酒。
"坐者长寿遽何央":主人劝酒祈愿长寿无尽时。
# 何央:什么中央。,遽:急。
"长乐甫始宜孙子":久欢常乐适合子与孙。
# 甫始:刚刚开始。
"常愿主人增年":更愿主人增寿,
# 增年:增寿也。
"与天相守":寿长与天齐。
东汉末政治家、文学家
曹操(155~220),东汉末政治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初举孝廉,在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过程中扩充军事力量,后迎献帝都许,逐步削平各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部,在赤壁之战中战败。后曹丕代汉,追谥其为武帝,世称魏武帝。曹操尤善诗,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苦难,善用乐府古题描写现实生活。散文清峻整洁,部分诏令真率自然,具有通脱之风。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著有《魏武帝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游仙诗。描绘了君山奇石嶙峋的仙家圣境,介绍了西王母瑶台的金阶玉堂与仙家盛宴,展现了长生祈愿的终极理想。
2. 分段赏析
"游君山,甚为真。磪䃬砟硌,尔自为神"开篇点明遨游君山的真实体验,"磪䃬砟硌"四字以拟声叠韵摹写山石嶙峋之态,"神"字赋予君山超凡神性。此句通过地质特征的夸张描写,将君山塑造成具有通灵气质的仙家圣境。"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以"金阶""玉堂""芝草"等意象构建瑶台富丽堂皇的视觉图景。黄金台阶与白玉厅堂的材质对比,配合灵芝仙草的祥瑞象征,形成三重递进的奢华意象群,凸显西王母居所的神圣性。"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通过空间布局(东西厢)、人物动作(行觞)、群体状态(客满堂)的工笔刻画,展现仙界宴饮的盛大场面。"遽何央"三字以反问句式"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结尾以递进句式收束:先祝家族昌盛(宜孙子),再求个体永生(增年),最终指向"与天相守"的终极理想。这种由家族到个体的祈愿结构,暗含曹操作为政治家的权力延续诉求。
上一篇:魏晋·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下一篇:魏晋·刘桢《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