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shè
zǎo
méi

朝代:唐作者:张谓浏览量:1
jiē
xià
shuāng
méi
shù
chūn
lái
huà
chéng
wǎn
shí
huā
wèi
luò
yīn
chù
nán
shēng
zhāi
fáng
rén
dào
pān
zhī
wèi
niǎo
jīng
fēng
guāng
xiān
zhàn
táo
xiāng
qīng

译文

台阶下有两棵梅树,春天的美景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傍晚时分花朵还没有落下,背阴的地方叶子难以生长。我想要摘取梅子的时候,又担心有人突然到来,攀折树枝害怕惊动了鸟儿。梅花已经抢先占据了美好的风光,桃花和李花不要轻视它。

逐句剖析

"阶下双梅树":台阶下有两棵梅树,

"春来画不成":春天的美景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

"晚时花未落":傍晚时分花朵还没有落下,

# 未:一作易。

"阴处叶难生":背阴的地方叶子难以生长。

"摘子防人到":我想要摘取梅子的时候,又担心有人突然到来,

"攀枝畏鸟惊":攀折树枝害怕惊动了鸟儿。

"风光先占得":梅花已经抢先占据了美好的风光,

"桃李莫相轻":桃花和李花不要轻视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官舍早梅》是唐代诗人张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官舍阶前的双梅树为核心描绘对象,首联、颔联精妙勾勒出梅花别具一格的姿态,展现其独特魅力。颈联则生动传递出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之情。诗的尾联巧妙借物抒怀,含蓄地表达出对如梅花般高洁品格的推崇之意。整首诗采用五言律诗的体裁,结构精巧、布局严谨,用词精炼而富有表现力,于简洁之中尽显诗歌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前期诗人

张谓(?~778?),唐代诗人。字正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天宝进士,曾入安西幕府。代宗时,历任潭州刺史、礼部侍郎,连续三年知贡举。爱好酒,生活简朴,喜欢湖山之地。其有诗名于天宝、大历间,兼擅古近体。元辛文房称其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代表作品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官舍阶下双梅树的动人风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珍视备至的情感。巧妙地营造出一种不随波逐流、坚守高洁的氛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推崇。

2. 写作手法

反衬:“春来画不成”以画家难以描摹的困窘,反衬早梅姿态的灵动超凡,以“人”的技艺局限突显梅的天然神韵。“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中,梅花到晚春仍未凋零,其长久占据枝头的姿态,反衬出背阴处叶片难以生长的状态,突出早梅花期之长、生长态势之盛,也暗含早梅在环境中抢先占据优势。双关:“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表面上是说早梅先占得春光,桃李不要轻视它。实际上“风光既指自然界的春光,也暗指在仕途或人生境遇中先获得的机遇、优势等;“桃李”既指自然界的桃李花,也可暗指那些嫉妒、轻视诗人的人。此句一语双关。铺陈:“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诗人先描述官舍阶下有双梅树,接着说春天到来其美景难以描绘,又进一步写梅花晚谢、阴处叶难生,还提到摘梅子怕有人来,攀折梅枝又怕惊到鸟,从多个方面细致地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状态以及围绕梅花发生的事情,通过这种铺陈,为尾联托物言志做足铺垫。托物言志:“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诗人借早梅先得春光,劝桃李不要轻视它,实则是以早梅自比,表达自己先在仕途或人生中取得一定成绩,希望他人不要轻视自己,展现出自己的自信与抱负,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3. 分段赏析

首联:“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开篇直接点出官舍阶下的双梅树,简洁明了。“春来画不成”则强调早梅在春天展现出的独特风姿,难以用画笔完美呈现,引发读者对早梅之美的好奇与想象,为全诗奠定对早梅赞美的基调。颔联:“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诗人聚焦于早梅的生长细节。“晚时花未落”表明早梅花期较晚,能在其他花可能凋谢时依然绽放,凸显其坚韧;“阴处叶难生”描绘了在背阴处叶子难以生长的状况,从侧面体现早梅生长环境并非优越,却依然绽放,进一步突出其顽强。颈联:“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此联从诗人对梅树的态度入手。“摘子防人到”写出诗人担心有人来采摘梅子,“攀枝畏鸟惊”表现出诗人即便想攀折梅枝欣赏,也因害怕惊飞鸟儿而作罢,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对梅树的珍视与呵护,侧面反映出早梅的珍贵。尾联:“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诗人将早梅与桃李对比。早梅先于桃李绽放,抢先领略春光,诗人劝桃李不要轻视早梅。这不仅是对早梅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借物言志,暗示像早梅一样具有独特品质、率先崭露头角的人,不应被世俗轻易看轻,升华了诗歌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颀《放歌行答从弟墨卿》

下一篇: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