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朝代:汉作者:嵇康浏览量:2
líng
yáo
yíng
zhōu
yào
liè
wéi
hǎo
qiú
cān
hàng
xiè
dài
zhāo
xiá
miǎo
piān
piān
báo
tiān
yóu
wàn
chāo
wěi
xìng
mìng
rèn
liú

译文

凭借强大风力直上高空,在瀛洲仙境休憩,邀请列子作为好友相伴。以露水为食,身披朝霞,轻盈地在天际间畅快遨游。视万物平等,内心无比超脱自在,听凭命运安排,顺其自然决定去留。

逐句剖析

"凌扶摇兮憩瀛洲":凭借强大风力直上高空,在瀛洲仙境休憩,

"要《列子》兮为好仇":邀请列子作为好友相伴。

"餐沆瀣兮带朝霞":以露水为食,身披朝霞,

"眇翩翩兮薄天游":轻盈地在天际间畅快遨游。

"齐万物兮超自得":视万物平等,内心无比超脱自在,

"委性命兮任去留":听凭命运安排,顺其自然决定去留。

# 去留:《文选》十八。旧抄本集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琴歌》是曹魏时期嵇康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借琴音抒发情志,以奇幻想象展现超凡脱俗追求。开篇“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诗人想象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于仙境瀛洲休憩,邀列子为友,营造空灵奇幻氛围,奠定超脱基调。“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描绘以露水为食,身披朝霞,轻盈畅游天际之景,生动勾勒出超凡脱俗形象。“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直抒胸臆,表达视万物平等,超越自我,顺应自然,听任命运的豁达态度。全诗以景语、情语展现对自由、自然的向往,语言灵动,情感真挚,体现嵇康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高尚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223?~262?),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州)人。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有“竹林七贤”之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所撰《声无哀乐论》意在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代表作品有《明胆论》《与山巨源绝交书》《赠兄秀才从军》《幽愤诗》等。著有《嵇中散集》。今人有《嵇康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诗人笔锋奇崛,幻想凭借强大风力,如鲲鹏展翅般扶摇直上,抵达传说中的仙境瀛洲。瀛洲,在古人想象中,是仙人聚居之所,象征着超凡与永恒。诗人于此休憩,还邀请道家先贤列子为友,列子御风而行的潇洒形象,与诗人心境契合,此句瞬间将读者带入空灵缥缈之境,为全诗奠定超脱尘世的基调,尽显诗人对世俗束缚的挣脱渴望。“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进一步雕琢诗人超凡形象。“餐沆瀣”“带朝霞”,以浪漫笔触描绘诗人饮食、衣着,将自然中最纯净、美好的元素融入自身,仿若与天地灵气相融;“眇翩翩兮薄天游”,一个“薄”字,尽显诗人身姿轻盈,如仙子凌波,近乎触碰天际,在广阔苍穹自由翱翔,其潇洒之态跃然纸上,勾勒出一幅绝美逍遥图,强化超脱之感。尾联“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从奇幻想象回归理性思考,直抒胸臆。“齐万物”源于道家“万物齐一”思想,诗人摒弃世俗对万物贵贱、高低的评判,以平等视角观世界,内心超脱,悠然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面对命运,诗人选择顺应自然,不刻意强求,听凭命运安排,彰显豁达胸怀与对自然规律的尊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赵壹《疾邪诗二首》

下一篇:汉·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