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观凌世务":仔细观察那些凌驾于世间的事务,
"屯险多忧虞":世道艰难险阻,充满了忧愁和忧患。
"施报更相市":人们之间的施恩与回报就如同相互做交易一样,
"大道匿不舒":真正的道义和准则被隐匿起来,无法得到伸张。
"夷路值枳棘":原本平坦的道路上却遇到了枳棘,
"安步将焉如":想要安稳地行走,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权智相倾夺":权势和智谋被用来相互倾轧、争夺,
"名位不可居":那些名声和地位已经成了危险而难以安身的地方。
"鸾凤避罻罗":鸾鸟和凤凰躲避捕鸟的网罗,
"远托昆仑墟":远远地寄托于昆仑山上。
"庄周悼灵龟":庄周为那被供奉的灵龟感到悲哀,
"越稷畏王舆":越地的稷害怕乘坐帝王的车舆。
"至人存诸己":道德修养极高的至人,能保持自己的本性,
"隐璞乐玄虚":如同隐藏的璞玉,乐于沉浸在玄远虚无的境界之中。
"功名何足殉":功名利禄哪里值得为之献身呢,
"乃欲列简书":为什么还要想着在史册上留名呢。
"所好亮若兹":我所喜爱的确实就是这样,
"杨氏叹交衢":杨朱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叹息。
"去去从所志":走吧走吧,我要追寻自己的志向,
"敢谢道不俱":我斗胆拒绝那些与我志向不同的道路。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223?~262?),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州)人。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有“竹林七贤”之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所撰《声无哀乐论》意在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代表作品有《明胆论》《与山巨源绝交书》《赠兄秀才从军》《幽愤诗》等。著有《嵇中散集》。今人有《嵇康集校注》。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详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虞。施报更相市,大道匿不舒”,诗人以审视的目光观察世间事务,指出世道艰难,充满忧患,人们相互之间的施惠与回报如同市场交易一般功利,真正的大道被隐匿而无法伸张,深刻地批判了世俗的功利与虚伪。中间四句:“夷路值枳棘,安步将焉如。权智相倾夺,名位不可居”,诗人将平坦的道路上却布满枳棘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即便想安稳前行也不知该往何处。而权势和智谋被用来相互倾轧争夺,名位也成了危险之地,进一步强调了世俗的险恶和难以容身。后十句:“鸾凤避罻罗,远托昆仑墟。庄周悼灵龟,越稷畏王舆。至人存诸己,隐璞乐玄虚。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简书。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去去从所志,敢谢道不俱”,诗人通过鸾凤躲避罗网、庄周怜悯灵龟等典故,表明自己要像至人一样坚守自我,以隐藏自己的才华、乐于玄虚为乐,认为功名不值得去追求,不应为了留名史册而牺牲自我。最后表达了自己要坚定地追寻志向,与世俗不同道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