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妃方访舜":两位妃子正去寻找舜帝,
"万里南方悬":路途遥远指向南方的天际。
"远道隔江汉":漫长的路途隔着长江和汉水,
"孤舟无岁年":孤独的小舟不知漂泊了多少年。
"不知苍梧处":不知道舜帝所在的苍梧山在何处,
"气尽呼青天":她们耗尽力气对着青天呼喊。
"愁泪变楚竹":忧愁的眼泪滴在竹子上化为斑痕,
"蛾眉丧湘川":美丽的容颜消逝在湘江两岸。
"后人立为庙":后人给她们修建了祠庙,
"累世称其贤":世世代代都称赞她们的贤德。
"过客设祠祭":路过的行人摆设祭品祭祀她们,
"狐狸来坐边":却只有狐狸坐在庙旁。
"怀古未忍还":追思古人不忍心离开,
"猿吟彻空山":只听见猿猴的啼叫回荡在空寂的山谷间。
"明月照高阁":明月照耀着高高的楼阁,
"彩女褰罗幕":宫女们掀起华丽的帷幕。
"歌舞临碧云":她们在歌舞中仿佛接近云霄,
"箫声沸珠箔":箫声的热闹震动了珍珠串成的帘幕。
"青鸾临南海":青鸾飞向南海,
"天上双白鹤":天上有两只白鹤相伴。
"万里齐翼飞":它们一同振翅飞翔万里,
"意求君门乐":想要飞到君王的宫殿寻求欢乐。
"玉霄九重闭":但天宫的大门重重关闭,
"金锁夜不开":夜晚的金锁也无法打开。
"两翅自无力":它们的翅膀无力高飞,
"愁鸣云外来":只能在云端外发出忧愁的鸣叫。
"态深入空贵":宫女的姿态再美也难掩空虚的高贵,
# 入:一作人。
"世屈无良媒":世间受屈却找不到好的媒人相助。
"俯仰顾中禁":她们低头徘徊遥望宫禁,
"东飞白玉台":最终只能向东飞向白玉台般的高台。
"楚王竟何去":楚王究竟去了哪里,
"独自留巫山":只留下神女独自留在巫山。
"偏使世人见":偏偏让世人还能看见,
"迢迢江汉间":就在遥远的江汉之间。
# 汉:一作水。
"驻舟春溪里":行船停在春天的溪水里,
# 溪:一作泽。
"皆愿拜灵颜":人们都希望能拜见神女的容颜。
# 皆:一作誓。
"寤寐见神女":睡梦中见到神女,
# 寤:一作梦。
"金沙鸣珮环":身上的金饰和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
"闲艳绝世姿":她那娴静艳丽的姿态举世无双,
"令人气力微":让人看了顿时觉得浑身乏力。
"含笑竟不语":她含着微笑却始终不说话,
# 竟:一作默。
"化作朝云飞":最后化作早晨的云彩飘走了。
唐代诗人
常建(?~?),唐代诗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开元进士,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其诗多为五言,兴旨幽远。语言上,沿用汉魏古诗平直质朴、浅显流畅的语言风格;手法上,继承了古乐府与古诗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基本范式;内容上,也基本依照古乐府与古诗中表现游子愁绪、人生无常、伤时感怀等主题进行创作。常建也善作边塞诗。代表作品有《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著有《常建集》。
1. 分段赏析
首首“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开篇叙述二妃南下寻夫之事,“万里南方悬”写出路途遥远艰险,“悬”字凸显其前途未卜之感。“远道隔江汉”点明地理阻隔,“隔”字强化空间距离带来的孤独。“孤舟无岁年”则从时间维度,写出二妃在漫长漂泊中不知岁月流逝的煎熬,寥寥数语勾勒出二妃行程的艰难与孤寂。“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此几句深入刻画二妃的内心世界。“不知苍梧处”写出寻找的迷茫,“气尽呼青天”将二妃的绝望之情推向高潮,她们呼喊青天,却得不到回应。“愁泪变楚竹”运用神话传说,赋予泪水神奇力量,既表现愁绪之深,又增添了故事的浪漫色彩。“蛾眉丧湘川”则暗示二妃最终香消玉殒于湘水之畔,令人叹息。“后人立为庙,累世称其贤。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怀古未忍还,猿吟彻空山。”这几句写后人纪念二妃。“累世称其贤”表明二妃的贤德得到世代传颂,“设祠祭”体现后人对她们的敬重。然而“狐狸来坐边”却营造出一种荒凉氛围,与人们的祭祀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怀古未忍还”写出诗人面对此景,沉浸在历史回忆中不忍离去,“猿吟彻空山”以猿猴哀鸣烘托出空寂凄凉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二首“明月照高阁,彩女褰罗幕。歌舞临碧云,箫声沸珠箔。”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图。“明月照高阁”营造出静谧而华丽的氛围,“彩女褰罗幕”写出宫女的轻盈姿态。“歌舞临碧云”极言歌舞之高妙,仿佛要触及云霄,“箫声沸珠箔”通过声音的描写,表现出宴会的热闹非凡,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展现宫廷生活的奢华。“青鸾临南海,天上双白鹤。万里齐翼飞,意求君门乐。”引入神话意象,“青鸾”“白鹤”象征着美好与高贵,“万里齐翼飞”写出它们相伴高飞的姿态,暗示女子对美好爱情和宫廷欢乐生活的向往。“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两翅自无力,愁鸣云外来。”笔锋一转,写女子追求的艰难。“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描绘出宫廷的重重禁锢,难以进入。“两翅自无力”则写出女子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无力感,“愁鸣云外来”以愁鸣之声进一步渲染其哀伤之情。“态深入空贵,世屈无良媒。”“态深入空贵”写出女子对宫廷高贵生活的向往,“世屈无良媒”则感叹无人相助,难以实现愿望。此几句深入剖析女子的内心。三首“俯仰顾中禁,东飞白玉台。”“俯仰顾中禁”表现出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东飞白玉台”或许象征着她对另一种生活的追求,却又充满迷茫。“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回到巫山神女的故事,“楚王竟何去”发出对楚王离去的疑问,“独自留巫山”写出神女的孤独。“偏使世人见”强调神女故事的流传,“迢迢江汉间”点明其地理位置,增添了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驻舟春溪里,皆愿拜灵颜。寤寐见神女,金沙鸣珮环。”描绘了人们对神女的崇敬。“驻舟春溪里”点明地点,“皆愿拜灵颜”写出众人对神女的虔诚。“寤寐见神女”表现出人们对神女的思念,“金沙鸣珮环”以细腻的描写增添了神女的神秘色彩。“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含笑竟不语,化作朝云飞。”最后几句刻画神女形象。“闲艳绝世姿”写出神女的美丽动人,“令人气力微”则表现出其美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含笑竟不语”塑造出神女的神秘与高贵,“化作朝云飞”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使神女形象更加空灵。
上一篇:唐·储光羲《寄孙山人》
下一篇:唐·张巡《守睢阳作》